新能源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关联极为紧密,附加值高、带动效应强,对城市构建更高级的经济结构、实施创新驱动和绿色发展战略有着重要支撑作用,这也决定了新能源产业能吸引更多创新要素集聚,推动人才、技术、产业、城市之间耦合联动、互动生长。
作为智造名城,江苏常州把新能源摆在能源变革、创新驱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中的突出位置,通过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协同创新、均衡发展,打造动态平衡的良性产业生态,为城市发展持续深度赋能。
“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是常州最厚实的家底和最鲜明的底色,常州正抢抓‘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这一重大机遇,推动地标产业强链、新兴产业拓链、未来产业建链,乘势而上打造新能源之都,锻造动力强劲的长三角产业中轴。”常州市委书记陈金虎说。
新能源产业要发展到什么水平,才足以成为一座城市的名片和标签?目前,常州动力电池产销量占到全国五分之一,产业链完整度达97%;新能源汽车产业覆盖传动系统、制动系统、转向系统、电气仪表系统等10多个领域。今年1-9月,常州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动力电池、光伏行业产值对规上工业产值增长贡献率超90%,一座“经得住远眺、耐得住细看”的“新能源之都”乘势而起。建设“新能源之都”,常州有三个关键密码。
其一,赛道全且均成规模,产业链条顺势而生。常州在新能源多个赛道领域均有多年深耕布局,且形成了串联上下游、左右岸的产业链条,形成“发-储-送-用”新能源产业闭环。
发电领域,太阳能光伏产业链条完整,规模位居全国前列,电池片及组件产能占全国10%左右。储能领域,拥有动力和储能电池生产及配套企业80余家,涵盖上中下游30个关键环节。输送领域,智能电力装备涉及输电、变电、配电、控制系统、开关设备、电线电缆等各环节;作为“世界变压器之都”,常州是全国最大的特高压输变电设备制造基地。应用领域,新能源汽车及汽车核心零部件产业链规模已经超过千亿元,囊括3400多家产业链企业,拥有理想、比亚迪等整车生产企业。常州还是我国氢能产业起步较早、企业集聚度较高的地区之一,构建起“制、储、运、用”氢能产业链。
数据显示,今年1-9月,常州新能源汽车及核心零部件产业实现产值2023亿元;动力电池产量和销量分别为74.8GWh和65.1GWh、完成规上产值1075.1亿元;光伏产业实现产值820亿元;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动力电池、光伏行业产值分别增长204.1%、124.8%、34.9%。
其二,龙头强且高度集聚,产业高地乘势而起。“一个链主企业引领带动一条产业链发展”。随着行业头部企业“强者恒强”“强者愈强”效应越发明显,以链主及龙头企业吸引带动关联企业集聚集群、协同联动成为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在常州,无论是光伏发电、新能源汽车,还是动力电池、电机及控制系统等关键零部件,都能找到处于领跑地位、极具带动效应的龙头企业,拉动形成规模性的集聚效应,吸引更多上下游企业集聚,持续增强产业链韧性。
营收581.98亿元,累计出货量达到28.79GW。今年前三季度,常州天合光能交出了一份亮眼成绩单。天合光能所在的常州光伏产业园区(龙虎塘街道)形成了以天合光能为龙头、其他光伏生产企业为配套的“垂直一体化”发展链条。据测算,占地17.1平方公里的产业园区每小时创造超630万元的工业总产值,新增超34万元的工业投资,平均每月落户一个先进制造业项目。
在动力电池领域,常州汇聚宁德时代、比亚迪、中创新航、蜂巢能源等行业龙头企业;新能源汽车领域有比亚迪、理想汽车、上汽、东风,智能电网装备领域有安靠智电、博瑞电力等,正是紧抓链主及龙头企业这一发展的牛鼻子、主引擎,新能源产业才能跑出“加速度”。
其三,成果丰且创新驱动,“新能源之都”已起势。上上电缆阻燃电力电缆等填补国内空白;华鹏变压器研制成功世界首台63000kVA(千伏安)110kV干式变压器;安靠500kV电缆连接件推动中国电缆工业由高压到超高压的跨越;蜂巢能源开创动力电池全新品类;中创新航“弹匣电池”技术与产品支持高达1000公里续航……
发展新能源产业,常州不仅体现在产业规模、企业数量上,更在技术创新和发展质量上形成强大优势,以“创新中轴”为“新能源之都”标识定位。在动力电池领域,截至目前常州拥有相关专利4444件,位居全国第一;天目先导、中创新航等承担国家和省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任务的实力企业代表了产业创新水平。
中科院长三角物理研究中心
“我们把‘创新’注入血液和基因,坚持产品与技术领先战略,通过材料、结构、系统、制造、再生等技术持续创新,为保持领先的产品力提供有力支撑,助力常州打造全球动力电池中心。”中创新航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10月,中创新航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挂牌交易,成为港股动力电池第一股,迈上企业高速发展新阶段。
为支持企业创新,常州建成天目湖先进储能技术研究院、中航锂电研究院等研发平台,集聚国创、南德等一批公共服务平台,提供“最强大脑”支撑。以中科院物理所与溧阳市政府联合共建的长三角物理研究中心为例,中心聚焦储能、先进金属材料器件、高端仪器设备国产化、太阳能电池等重点方向,积极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前沿技术研发。(吴琼 李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