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盐城市盐都区龙冈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在龙冈镇凤凰文化市民广场上举办了“非遗文化夜市”活动,非遗文化展览、非遗产品展示、非遗手工制作、非遗文化演出等齐聚一堂,引得近千名群众驻足观看、游玩。现场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龙冈柳编工艺现已编入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龙冈镇的柳编工艺历史悠久,至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在柳编工艺品展示现场,龙冈柳编第四代传人储如华的妻子刘桂萍给驻足的群众现场传授编织技巧,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结合展示的作品现场逐一进行介绍。

  龙冈洋子面塑是盐城市级非遗保护项目。在面塑艺术工作室,一群小朋友围在非遗传承人、民间文艺艺术家许根洋周围。小小的面团在许根洋的手中“捏、搓、揉”,再通过工具“点、切、刻”,不一会儿,憨态可掬且形态逼真的大熊猫就展现在小朋友们的眼前。在许根洋的耐心指导下,小朋友们边学边制作,看到一块块面团在自己手中逐渐成形,洋溢着满满的成就感。

  在区级非遗保护项目龙冈端午锦、老虎鞋展示现场,70多岁的老奶奶黄国英在跟孩子们讲解此物的由来。端午锦是用五彩丝线、彩色棉布、绸布、各色珠子和一些中草药香料等制作而成,是一件可以随身携带的精美物件,有葫芦、虎头、粽子、大蒜等。这些物件都是纯手工缝制,小巧玲珑,非常精美,孩子们看了都爱不释手。

  为助力本次非遗文化夜市,丰富活动内容,盐都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联合区文广旅局,将满含非遗淮剧特色的“文化夜市大篷车”开到了龙冈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千里送京娘》《赵五娘·别家》等曲目依次上演,让现场的群众过足了戏瘾,还促进了淮剧艺术的传播、传承和发展,进一步营造了文明和谐的良好氛围。

  该镇立足区域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在前期开展书画、棋牌、舞蹈等多彩文明实践夜间活动的基础上,深挖本地特色的非遗文化资源,推出“非遗文化夜市”活动,让更多人走近非遗、体验非遗、传承非遗,进一步弘扬非遗文化,丰富了新时代文明实践“夜模式”,拓展了群众的夜间休闲文化生活。

  该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负责人表示,将持续发挥文明实践“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的作用,在成功开启文明实践“夜间模式”的基础上,结合中秋、重阳、春节等传统节日,聚焦文化传承发展主题,打造“非遗文化夜市”品牌,以更多群众喜闻乐见、积极参与的活动方式,让星光点缀多彩夜生活,用实践力量托起群众幸福梦。(朱俊 王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