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南京9月26日电(记者沈汝发)在日前举行的2023南京金洽会南京国家农创中心创新发展大会上,我国知名农技专家赵亚夫做主旨演讲,他认为,要探索生物多样性农业,走绿色发展道路。
赵亚夫说,大半个世纪以来,高度依赖化肥、农药等工业手段,高投入、高产量的现行农业模式在大幅度增产粮食的同时,也出现了很大的弊端。除了人们直接关注到的水、土、大气等非生命环境严重污染以外,还有人们不太感觉到的有生命的生物物种大批消亡及其造成的农村农业生态系统严重崩溃。
“生物多样性及其组成的生态系统,是与我们人类物质、精神生活关系十分密切的重大自然规律,我们没有能尊重、顺应这个自然规律,使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遭致了严重打击,甚至威胁到了人类生存。”赵亚夫说,“除了防治环境面源污染外,对农业来讲,重中之重的更是保护、培育、利用生物多样性,修复、改善、提高农村农业生态系统,提高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功能性、稳定性和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为人类提供优质生存环境和丰富的精神、物质生态产品,实现农业强国及农业农村现代化。”
赵亚夫在会上介绍了生物多样性农业在句容市戴庄村的探索实践。
赵亚夫说,戴庄村恢复了很多传统农业遵循自然规律的做法,既追求合理的高产,又特别注意选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物种及品种,在调整农村农业生态系统结构组成同时,辅以相应健康栽培、饲养技术,并因地制宜综合农、林、牧、渔各业,农(林)牧结合、农(林)渔结合,种地与养地结合,粮食与绿肥(牧草)轮作,农林牧渔副产物(秸秆、修枝、落叶、畜禽粪便等)还田,资源、能源尽可能循环利用,开发利用微生物,培育土壤生物多样性,大幅度改善土壤有机质及养分含量、疏松程度及保水保肥、储碳能力等,并在此基础上做到不用农药和化肥。
生物多样性农业,需要较大空间范围的生态系统作为背景来展开。赵亚夫介绍说,在基层党组织直接领导下,在家庭经营基础上,戴庄村整村成立合作社,联合起来搞适度规模,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地域总体规划,农林牧渔复合经营,一二三产融合发展,非常适应当前我国推行的发展集体经济,在家庭经营基础上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戴庄村从日本引进的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优质水稻品种“越光”,改变了过去单纯追求高产做法,争取实现经济、环境双赢。另外还引进30多种适应当地的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的新物种及新品种。随着生物多样性的愈来愈丰富,戴庄村陡山的森林生态系统、缓坡的经济林果-草-畜禽组合有机农业生态系统、山下水田的稻-草-畜禽组合有机农业生态系统逐步形成。
赵亚夫说,随着生物多样性农业技术日趋成熟,戴庄村大面积的水稻田土壤有机质含量已经从十多年前的10-15克/公斤提高到20-25克/公斤甚至更高,田间随意很容易见到蚯蚓、青蛙、蜘蛛等。随着农业生产力提高,2022年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近4万元,比10多年前高出3倍。
赵亚夫认为,生物多样性农业发展模式,能促进农业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整体提高,可以从源头上为农业及食品全产业链、供应链走上优质、安全、高效、节能、低碳、环保、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轨道打下坚实基础。还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农业比较效益不高,大多数农民缺乏自主务农积极性的问题,解决当前很多地方农业面临的“头疼医头,脚疼医脚”,零打碎敲,顾此失彼的被动局面。
“以自然之道养万物之生的生物多样性农业,传承与创新相结合,既赓续了五千年以上历史的中华农耕文明,又初步结合了很多现代文明的绿色创新成果。”赵亚夫说,随着研究开发的深入,自然生产力恢复并大幅度提高,在此基础上,再能与国内外正在快速发展的现代尖端创新技术叠加,结合我国国情,形成中国式农业现代化技术新体系,既能确保粮食安全,又能绿色发展、环境友好、资源节约,还能大幅度提高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业强国,为中国式农业现代化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