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扬州杨庙镇杨庙社区,这里处处散发着生机与活力,漫步其中,景随步移,到处是一派景美花香人勤民富的新农村景象。

  “现在我们社区环境治理水平上了一个台阶。垃圾每天有人收,公共场所有人扫,广告乱贴有人管,居民卫生有人管。”杨庙社区党总支书记韩志扬介绍道。

  环境整治描绘美丽“颜值”

  “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同守护环境卫生,看见现在的环境越来越好,真是打心底高兴!”居民刘永山感慨道。

  如今,推窗见绿、抬头赏景、起步闻香,已是杨庙社区美丽风景的真实写照,多点开花的改造升级也折射出杨庙镇推动全域人居环境整治的匠心独运,真正地实现了望得见绿、看得到水、记得住乡愁,让美丽家园更富魅力、更有温度。

  “一个放不可回收垃圾,一个放可回收垃圾,自打社区实施垃圾分类后,环境明显好了很多,苍蝇、蚊子明显少了。”杨庙社区居民李忠红正在自家门前分类整理生活垃圾。

  近年来,杨庙社区大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小组团、微景观、生态化、有特色,正成为杨庙社区人居环境的代名词,助力“美丽乡村”实现蝶变。

  乡风文明赋予有趣“灵魂”

  美丽乡村建设不仅仅是面子工程,更应注重内外兼修。为培育乡风文明树新风,推进移风易俗破陋习,杨庙社区不断创新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载体,不断满足广大居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引领下,通过开展“美丽庭院”、“文明家庭”“最美菜园”等活动,加强文明引领,下大力气涵养乡风文明“内在美”,引导居民催生美丽心态,提高清洁卫生意识,从根本上改变影响农村人居环境的不良习惯,提升农村社会文明程度。

  “一些之前不愿参与社区集体活动的老同志,在咱们社区志愿者的影响下,自觉坚持打扫门前卫生,维护辖区整洁,大家要向他们学习。”微信群内的居民,纷纷在这则消息下点赞。杨庙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引入网格化管理体系,全力织就干群连心网,通过订制“菜单”、群众“点单”、站所“派单”、志愿者“买单”的工作流程,广泛开展公益帮扶、结对关爱等志愿服务活动,让文明乡风在基层生根发芽,“文明实践”直抵民心。

  杨庙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截至目前,为进一步围绕乡村振兴的大课题,深挖地域特色,根据辖区的资源优势、文化传统、民风特点和群众的关注需求,精准切入,结合实际开展了讲文明礼仪、学党史国史、献爱心、送健康科普等四大主题文明实践活动。激活乡风文明新动能,实现了文明实践润民心,乡村遍开文明花。

  精品公园嵌入百姓生活

  为居民在家门口建设更美丽、更舒适、更惬意的身边景色,“推窗见绿、出门入园、转角遇见美”已从蓝图愿景变为美好现实,越来越多的居民享受到小公园建设带来的幸福生活。

  就是这样充满勃勃生机的“诗意图景”,原先却是杂草丛生的闲置地。据介绍,为更好地打造居民家门口的“小公园”,建立长效护绿机制,杨庙社区召开议事会集中商讨,社区、物业、居民代表在会上齐聚一堂,热情支招。为让居民的生活更方便更有趣,小公园里建造了休闲小广场,设置垃圾分类等小知识宣传牌,休闲石桌上刻有象棋棋盘,休闲坐凳上设置防腐木格,周边还设置了健身步道,居民闲暇时间可来此散步、慢跑。

  家住杨庙社区的居民张红经常约着几位姐妹一起来休闲散心。开敞空间的增加,让居民更有条件慢下脚步,静下心来,亲近自然,享受生活。

  今年,杨庙镇杨庙社区将继续推进建设服务于老人、儿童的“口袋公园”,加大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力度,提升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水平,扎实推进小型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加强农村人居环境常态化管理,全力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通过一系列惠民工程的实施,积极构建“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的优美城乡环境。(戎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