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2023年是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也是南京浦口区和江北新区一体融合发展的重要一年。对《纲要》实施情况进行全面客观评价,掌握规划目标任务进展情况,同时总结提炼好的经验做法,强化发展规划战略导向作用,提高开展各项工作的前沿性和预判性,力争为新一轮中长期规划的编制提供有效基础办法。
五年规划时间过半,浦口区“十四五”规划《纲要》实施总体进展如何?
“十四五”以来,浦口区紧扣“一三五六”总体布局,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稳中有进、稳中向好,产业转型升级、深化改革开放、提升城乡品质、改善民生福祉等各项重点任务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十四五”规划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现代化新浦口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浦口区“十四五”规划《纲要》设置了一系列指标体系,目前完成情况如何?
浦口区《纲要》提出涉及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文明程度高、安全更有保障五个方面共计29个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其中包含10个约束性指标、19个预期性指标。根据各相关职能部门的预测和评估,指标阶段性进展基本符合预期,整体来看,呈现“四个特征”: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发展、城乡融合发展支撑有力、公共服务水平持续提升,社会治理能力不断增强。与此同时,浦口在“十四五”时期拟实施80个重大工程项目,整体进展良好,已开工项目57个、完成项目投资1154.33亿元,实现项目开工率71%、投资完成率52%,均达序时进度,有力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浦口区“十四五”规划《纲要》确定的重点任务目前完成情况如何?
总体来看,“十四五”以来浦口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各项事业取得新进展,高质量发展实现良好开局。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创新引领的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发展。
集成电路产业规模居全市首位,高端交通装备产业集聚企业100余家,数字经济营业收入达260亿元,文旅健康产业总规模达203.7亿元,入选全国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区、获评中国旅游高质量发展区。商贸配套补短板成效明显,虹悦城建成运营,龙湖天街等稳步建设。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稳居全省第一方阵,数字乡村试点区通过终期验收,排名全国第四、全省第一。科技创新生态不断完善,“十四五”以来新增市级以上众创空间及孵化器11家、培育独角兽企业18家、瞪羚企业16家、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3家,累计获得省市科技项目20余项,成功申报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试点县(区)。
服务融入新发展格局的驱动力提速升级。
努力稳住外贸基本盘,完成实际使用外资7.4亿美元,外贸增幅和完成进度连续两年保持全市第一。江北新主城共建步伐不断提速;浦口-南谯跨界一体化进程加速推进,首个合作项目华瑞微半导体一期竣工投产。聚焦全域综合改革,持续推进“百名干部破百题”行动,累计破解75个全区发展急需、群众急盼的重点难题。获得国务院督查激励1项、省真抓实干督查激励8项,数量排名全市前列。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相关经验在全省推广。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全面收官。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全覆盖开展重点企业全员挂钩走访,“一企一策”精准服务,实现省市区各级政策直通企业、即申即享。
城乡高质量融合发展支撑有力。
高标准形成全区国土空间规划,整合优化中心城区11.2平方公里区域规划,统筹推进新城、老城错位互补发展。长效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累计创成18个省级传统村落、11个省级特色田园乡村、5个省级生态宜居示范村、231个市级美丽乡村宜居村,省级传统村落数量位居全市第一。累计投入569亿元,实施577个城建城管项目,主要功能板块、旅游景点实现干线路网全覆盖,基本实现城镇棚户区(危旧房)改造、生活污水处理、厕所革命等全覆盖。集中开展“四清、四拆、四整治”专项行动,着力整治市容顽疾、基础设施欠账等。连续两年获得省生态环境领域督查激励,创成首批全国生态示范区,PM2.5平均浓度持续保持全市前列,地表水环境排名全省前列,获评省土地执法先进区、节约集约利用模范区。
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高质量完成民生实事208个子项任务。建成幼儿园4所、小学1所,获评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完成1家三级中医院、2家基层区域医疗中心、5家社区医院建设,成功创建省级健康促进区。全覆盖推进街道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提档,新增省最美文化空间6家。多渠道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新增城镇就业2.8万人。“15分钟医保服务圈”创成省级示范点。聚焦“一老一幼”提升基础配套,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数47张,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达4.5个,均优于全市平均水平。低保对象、困难残疾人、困境儿童服务保障覆盖率持续100%。创新“每月一办”等机制,统筹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大联勤机制作为社会治理创新研究典型案例向全国推广。获评省信访工作示范区、省食品安全工作先进集体。
浦口区“十四五”规划《纲要》实施以来,公众对规划实施满意度情况如何?人民群众都有哪些方面的期盼?
为客观评估浦口区“十四五”规划《纲要》实施情况,全面了解公众及驻区企业“十四五”以来的主观感受,在评估过程中,一方面,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围绕产业发展、社会民生、城乡建设、社会治理等方面开展“解剖式”调研,通过面对面交流,全面系统掌握当前推进情况。另一方面,更加聚焦人民群众切身感受,面向企业、公众,采取问卷调查、网络征求等方式,进行目标任务推进满意度调查和意见征集,尽最大可能问计于民、问需于民。经梳理,公众对规划实施满意度较高。同时,对于企业最急需的人才引进、创新创业环境改善、企业技改支撑政策等问题,群众最关注的教育提质、就业增收、看病就医等问题,全部纳入后两年的重点任务。
浦口区“十四五”规划《纲要》实施正面临怎样的挑战与机遇?
《纲要》实施两年半以来,总体进展顺利,但仍存在一些短板和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现代产业体系仍需进一步完善,创新要素集聚、生态营造仍需进一步深化,城乡区域发展不够平衡,民生领域补短板、公共服务促均衡还需持续发力。同时,《纲要》后续实施所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已发生明显变化,带来诸多新矛盾、新问题和新挑战,我们将高度关注,积极应对。一方面要加大对国际形势的跟踪分析,尤其关注外需减弱、产业封锁等国际态势对全区经济发展的深远影响,提前做好形势预判、政策应对和项目储备。要围绕就业、民生、安全等领域提升民生保障和基层治理水平,全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浦口新实践开好局、起好步。另一方面,浦口作为集成电路等重点领域产业集聚区,提升科技创新水平,加强关键技术攻关,服务江苏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任务更加艰巨。浦口将紧扣南京发展蓝图,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浦口新实践,勇闯集成电路、高端交通装备产业创新前沿阵地,以更宽的视野和思路推进江北一体化、城乡深度融合,提升民生服务供给品质,积极塑造集最美山水廊道、最美公园城市、最美乡野田园、最美文旅景观为一体的生态本底,只争朝夕把现代化新浦口的规划图变成实景图。
浦口区“十四五”规划实施中期评估,对推进《纲要》深化实施有何对策建议?
“十四五”下半程推进《纲要》实施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紧扣“一三五六”总体布局,抓牢实体经济,着力打造现代产业体系;坚持融合发展,着力提升城乡功能品质;坚持以人为本,着力增进民生福祉;坚持协同共建,合力共建江北新主城;坚守安全底线,着力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全力确保“十四五”规划《纲要》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浦发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