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大地,万物竞发,融融春光里南京玄武区孝陵卫街道上下涌动加力提速的奋斗激情、处处彰显服务为民的民生底色。

  连日来,孝陵卫街道把党员冬训作为基层党员“补钙强身”“充电续航”的有力抓手,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冬训+”模式为着力点,精心绘制冬训“路线图”、切实讲好理论“宣讲课”、充分发挥民生“实践课”,推动党员冬训走深、走实、走心。

  始于“学”:理论学习见实效

  冬训“第一课” 吹响“开训号角”。今年2月,孝陵卫街道紧扣党员冬训要求,科学谋划、统筹布局,第一时间召开2023-2024年度基层党员冬训动员会,定好冬训学习“时间线”,绘好冬训实践“任务书”。

  在孝陵卫街道开讲的冬训“第一课”上,街道党工委书记张浩指出,要充分认识开展冬训工作重要性,准确把握内容变化,主动顺应各类党员特点,注重引入新技术新应用,推动理论传播向可视化、嵌入式、互动性转变。

  如何增强吸引力、感染力,推动党员冬训这一“常规课题”破圈出新?孝陵卫街道充分用好调查研究这个“传家宝”,将党员需求作为党员冬训的“风向标”,在冬训工作开展前充分调研,分析党员群众理论学习需求,开展定制化“理论菜单”。

  摸清底数方能有的放矢。从用好驻街高校资源,邀请专家学者走进街道社区开展专题宣讲;到活用线上学习平台,开设“党员冬训·学习卡片”模块,将党的好声音推送至党员群众“指尖”……在接地气“学”、多元化“论”的理论学习闭环中,孝陵卫街道全面激活党员冬训工作一池春水。

  发于“新”:文明新风满目新

  浓浓人情味,满满文明风。爱心义诊、暖心义卖、反诈宣传……近日,一场场以“文明实践我行动”为主题的活动在孝陵卫街道接续上演。

  “以党员冬训为载体,开展多元化志愿服务,不仅是延伸了基层便民服务‘半径’为社区居民提供下沉式‘连锁服务’,还为打造居民身边的开放式、共享型便民服务圈注入新活力。”孝陵卫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党员冬训开展以来,街道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等阵地资源,创新党员冬训活动载体,启动“冬训+”模式,在文明实践中将党员冬训工作做好做实。

  为进一步推动党员冬训“步履不停”“常训常新”,孝陵卫街道用好做实党员冬训文化“加法”,融理论于文艺、解理论为白话,积极创新冬训载体、丰富冬训内容,用生动可见、喜闻乐见的形式打造越来越多符合大众口味、适应群众偏好的“冬训+”活动,绘好党员冬训“同心圆”。

  成于“行”:幸福底色别样浓

  党员冬训不仅要在“学”和“思”上下功夫,更要在“践”上见实效,孝陵卫街道坚持在学思践悟、知行合一上下足功夫,以党员冬训之“钥”,开启基层治理之“锁”。

  小区公共绿化空间归谁所有、由谁来管,一直是困扰孝陵卫街道盛和家园社区居民的“老大难”问题。党员冬训期间,盛和家园社区秉承共建共治共享的理念,在发挥社区协商议事制度的基础上,通过自治共建打造“绿色加油站”,在每年的植树节期间发挥共建单位、社区党员群众的能动性为社区“绿色加油站”充“植”、添绿。

  盛和家园社区巧解公共绿化管理难题是孝陵卫街道以为民办实事、解难题作为检验党员冬训成效“试金石”的生动缩影。

  增进群众福祉、提升群众幸福感,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如今,以党员冬训为契机,孝陵卫街道深入开展为民办实事系列活动,不断为民生“加码”、为幸福“加速”、为生活“加温”。

  党员冬训既是党员群众的精神“加油站”,更是基层治理工作的“补给站”。下一步,孝陵卫街道将继续紧贴党员群众需求,做足党员冬训“精细活”,持续发挥“冬训+”模式的优势,切实把冬训成效转化为统一思想、凝聚人心、激发干劲的自觉行动。(玄孝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