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安市大公镇是国家地理保护标志产品“海安桑蚕茧”的主产地,是“江苏蚕桑产业强镇”“江苏蚕桑特色产业小镇”,也是海安市蚕桑生产第一镇,是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苏州大学新品种和新技术示范推广基地。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鑫缘茧丝绸集团公司对大公镇蚕茧全面实行订单收购。

  近年来,海安市大公镇着力稳定蚕桑产业,大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让栽桑养蚕这个传统特色产业不断焕发新的生机。

  据了解,海安市大公镇现有桑园1.18万亩,养蚕农户6800户,是海安蚕桑生产规模第一镇。当地始终坚持以做强、做优、做精蚕桑特色产业为目标,以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为方向,积极巩固蚕业家庭农场建设,多措并举推进蚕桑产业振兴,全力推进蚕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海安市大公镇现有各类蚕业农场48家,年蚕茧产量稳定在1800吨左右,年蚕桑综合产值近1.2亿元。

  围绕“桑蚕品种优良化、桑园管理标准化、小蚕共育智能化、大蚕饲养省力化、病虫防治规范化、技术服务社会化、农场经生产规模化、多向经营高效化、优质蚕茧品牌化、产业发展融合化”的产业发展目标,海安市大公镇加速科技兴蚕步伐,做强蚕桑区域特色,把传统产业做得更好,把主导产业做得更优,把特色产业做得更亮。

  海安市大公镇发展“桑园套种”和“桑园养鸡”等林下经济。桑园养殖草鸡增加经济收益;草鸡粪肥直接施入桑园,增加桑园有机质投入,提高了桑叶的产量和质量,实现了蚕业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桑园套种甘蓝、荠菜、大蒜、青菜等蔬菜套夹种技术已全面普及。蚕桑生产机械化程度逐步提高,机械伐条、机械切桑、机械采茧、智能育蚕、轨道给桑、自动上簇等蚕桑实用新科技已得到较好的推广。人工饲料适龄转桑和人工饲料全龄饲养技术已经在农户、农场试养成功。(通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