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走进位于东海县引淮入石房山翻水站的泵房内,4台大型水泵马力全开,工作人员正在机房加强设备巡查,来自洪泽湖的水正以每秒20立方米的流量,从出水口喷涌而出,流向下游。据计算,该翻水站工作一天,能抽取淮水约160万立方米。

  据悉,引淮入石泵站属于江苏省大型梯级泵站,建成于1976年,由房山、芝麻和石梁河3座梯级泵站组成,2015年3月进行更新改造,2019年7月通过竣工验收,房山翻水站是东海县实施“淮水北调西引”全流域调水的第一站。工程的主要作用是在沭水得不到保障的情况下,通过三级翻水将淮水调入江苏省最大的人工水库——石梁河水库,为东海县以及赣榆区90多万亩农田灌溉提供水源。

  在位于东海县北部的磨山翻水站,和着轰鸣的机器声及哗哗的流水声,只见5根20多米长的泵管横卧在输水渡槽上,以吐江纳海的气势吞吸着堤下的石梁河水库水,3簇水柱如巨龙喷向堤上的输水渡槽,滋润着农田。

  “由于中西部地区属于丘陵山区,蓄水保水任务更重,我们根据县水务局调度指令,于5月29日开启磨山翻水站,开机3台,每天调取石梁河水库水约40万立方米。”东海县磨山翻水站现场负责人马玉亮介绍。

  磨山翻水站位于东海县石梁河水库南岸、龙梁河末端,是大型泵站沭南泵站的一座重要梯级泵站。泵站的主要作用是和下一级羽山翻水站进行联合调度,调石梁河水入龙梁河,补充羽山、昌梨、横沟等15座中小型水库,为中西部灌溉用水提供水源,保障龙梁河沿线7个乡镇、60万亩耕地缺水低产区的灌溉用水需求。

  “我这块地干旱缺水,磨山翻水站翻水,一直流到我家地头,我现在放水浇地,明天就可以插秧了。”东海县石梁河镇东山后村村民付兆迎说。

  当前正值夏插夏种农业大用水时期,但全市却面临较为严峻的抗旱情况。今年以来,全市平均降水量158.5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近3成。4月份以来,全市平均降水量53.2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6成,全市已连续17天基本无雨。面对今年可能存在的干旱情况,连云港市水利局早谋划、早部署,加大江淮水援引力度。启动引淮入石泵站向石梁河水库翻水补库以来,已累计翻水5774万立方米。连云港市水利局水旱灾害防御调度指挥中心工程师高剑民表示:“为支持全市灌溉用水,市水利局充分发挥水利工程抗旱效益,在启动引淮入石泵站调引淮水的同时,及时申请省水利厅启动通榆河北延送水工程,将长江水源源不断送入连云港市,这是今年来首次东、西两线共同调引长江水、淮河水进行抗旱。”

  经预测,今年全市水稻种植面积约308万亩,栽插期用水总量约5亿立方米,6月栽插期预计江淮水调水量可达4亿立方米,除由于用水时空分布不均、用水集中等矛盾造成局地短时缺水外,该市现有水量能够满足灌溉用水需求。市水利局也将坚持防汛抗旱两手抓两手硬,严防高温久旱、旱涝急转,落细落实防汛抗旱措施,有汛防汛、有旱抗旱、有涝排涝,全力做好防汛抗旱各项工作。(冯同兴 汪金来 张义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