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召开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新闻发布会,会上发布,江苏省物种数更新至8842种,较2022年增加1939种,增长率超28%。其中,陆生昆虫、陆生维管植物、陆生脊椎动物增幅分别为52%、40%、16%,珍稀濒危物种大量出现,共记录到国家重点保护物种176种,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中受威胁物种132种。

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生命共同体的血脉与根基。近年来,江苏把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作为推进美丽江苏建设的重要内容,不断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走出了一条江苏特色生物多样性保护之路。

在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江苏着重围绕六个领域开展工作——

织牢“生态法网”,逐步完善生物多样性保护制度。从2020年开始,江苏先后启动《江苏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条例》立法工作,制定修订了《江苏省生态环境保护条例》《江苏省湿地保护条例》等近20部相关地方性法规,全面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摸清“生态家底”,深入推进生物多样性调查观测。调查过程中,发现了南方红豆杉等一批珍稀濒危物种,独花兰、野大豆、中华虎凤蝶等野生保护动植物分布范围进一步扩大,黄胸鹀、青头潜鸭等对生态环境变化敏感的指示物种数量有所增加,出现频率明显提高。

当好“生态卫士”,持续强化生物多样性监管执法。2013年,江苏在全国先行先试,创新建立生态保护红线管理制度。2018年印发《江苏省国家级生态保护红线规划》,划定8大类407块8474平方公里的陆域国家级生态保护红线。

扩大“生态分母”,系统实施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坚持自然恢复为主、人工修复为辅的理念,对受污染、受损害、受破坏、受干扰的自然生态系统实施积极适度的人工干预。目前,全省已建成67个、总面积约3230公顷的生态安全缓冲区,每年可削减COD 4325.4吨、氨氮489.4吨、总磷93.9吨、总氮562.2吨。通过建设生态安全缓冲区,累计新增湿地约445公顷、林地约305公顷,有效提升了区域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和生物多样性水平。

转化“生态价值”,广泛汇聚生物多样性保护合力。建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37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10个,数量居全国前列。2013年以来累计下拨生态补偿转移支付资金202亿元,树立保护者受益、使用者付费、破坏者赔偿的价值导向。

增强“生态意识”,丰富拓展生物多样性宣传途径。基于全省生物多样性物种特色,生动宣传江苏的美丽生物。每年举办“5·22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主题宣传活动,筹划“蔷薇花信”“我的窝谁做主”等系列活动,开发江苏省“生物多样性”、南通“生物脸谱”、泰州“泰美丽”等移动端软件,不断扩大公众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了解和参与途径。加强国内和国际传播,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日益主流化。

美美与共,生生不息。生物多样性是一切多样性的源泉。江苏省生态环境厅新闻发言人、副厅长尹荣尧表示,下一步,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将继续探索建立生物多样性主流化长效机制,加快生物多样性保护地方立法进程,推动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全覆盖”,不断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监管水平,科学实施生态保护修复重大工程,全面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建设,让社会公众更加切身感受到“山美水美生物美,风清月明生态和”的“美丽江苏”。(岳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