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上午,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举行了“南京法院加强专业审判协同护航新质生产力发展”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南京中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姚志坚介绍了南京中院制定的《关于坚持依法能动履职加强专业审判协同护航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司法举措》(以下简称《举措》)。据介绍,这些措施涉及商事、知识产权、劳动争议、涉外、金融、环境资源等领域,共计8个方面23项具体行动。

  在保护科技创新方面,该《举措》强调要通过法律手段激发创新主体的活力,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同时,在优化营商环境上,提出建立更高标准的服务体系,为企业提供更加公正、高效的司法服务。数字经济的培育也是重点之一,旨在通过司法手段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更强的动力。

  此外,《举措》还着眼于服务科创金融,提出要创造有利于科技和金融深度融合的司法环境。在劳动要素组合方面,引导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以实现更佳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对外开放方面,则强调注重提升国际合作与竞争中的法治保障水平。对于绿色发展,强调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举措》的核心在于聚焦服务南京‘4266’产业体系的构建,依托南京中院的专业审判优势,力求在保护科技创新、优化营商环境、助推数字经济、服务科创金融、引导劳动要素、推动对外开放、守护绿色发展以及深化司法改革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姚志坚指出,该《举措》的制定体现了南京中院对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的深刻理解和积极响应,其实施将有助于加快推进审判工作现代化,更好地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在南京的新实践。

  发布会上,还发布了南京法院加强专业审判协同护航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十大典型案例;南京中院知识产权法庭副庭长刘方辉介绍了南京法院以高质量知识产权审判服务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情况;南京中院民五庭副庭长周毓敏介绍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情况。(杨升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