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连云港市连云区墟沟街道桃园社区,依山而建的老式居民楼远眺着日新月异的东方大港、海滨城区。“这里居住的多是港口退休职工和山上的散户居民,这两年我们打造‘桃花朵朵’文明实践品牌,推动形成好家风、好民风。”桃园社区党委书记刘晶晶说道。

  连云区汇聚港口、海滨、园区等优质资源。近年来,临港产业加速崛起,港产城一体化不断加快,大片滩涂盐田用于城区园区建设,大量渔民山民盐民转为城镇市民。墟沟街道作为承接主力,在本身老旧小区较多、人口老龄化明显的情况下,承担起“老村民”转为“新居民”、“新市民”融入“老小区”的新任务。连云区以该街道为主阵地,以老地新貌、老话新说、老题新解为抓手,聚焦思想引领、文明倡导、文化传承,探索推进“老化新、践新风”行动,在潜移默化中弘扬新风尚、传播正能量。

  老地新貌聚人气

  连日来,墟沟街道栖霞社区居民们的朋友圈被家门口的450米墙体彩绘刷屏,这样的温暖又时尚的氛围,在这个夏天出现在了新亚花园这个2001年建成的老旧小区。

居民在彩绘墙边走过

  为更好地营造向上向善氛围,区级部门与属地街道合力,在老旧小区及周边“见缝插针”开展微改造,建起连心续航驿站、“百里蓝湾”城市书房、“婆婆妈妈大舞台”、西园小游园等小而精新地标,聚人气、树新风,助力志愿服务、全民阅读、文体活动蔚然成风,引导居民远离陈规陋习,让“明理、诚信、博学、雅行”成为人际交往关键词。

  老话新说传新风

  在“社区那些事”讲堂上,院前社区党委书记周芷妤从该村的发展历程说开去,从“火车开进村”推动致富,到“党建火车头”引领安居,传递团结奋进、开拓创新正能量。

社区居民创作好家风主题沙画

  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连云区组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及所、站三级联动,积极从老旧史料中挖掘、传承正能量。墟沟街道依托居史馆、工匠馆等宣讲阵地,组建“基层党组织书记”“百姓名嘴”“连云好人”等宣讲队伍,融入“沙画微课”、“手作”文创、亲子剧本等新颖载体,用新形式讲好老故事,用老故事讲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意义,受到大家的青睐和追捧。

  老题新解办实事

  据统计,墟沟街道60岁以上老人占比16.9%,如何让老年群体与时代同频、与新风同行,是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该街道盘活社区用房,筹办老年大学,以学促用提能力,以学促行求实效,获评省级“老龄文明实践基地”。开展智能手机应用辅导,助力“老年游”开办“旅游班”,这所街道层级的老年大学在网络文明和文明旅游方面想到了前头。这些“银龄”学员还集结成文艺“轻骑兵”发挥余热,利用各自特长创编反对高额彩礼、铺张浪费、薄养厚葬、封建迷信等主题的文艺节目,一系列传递正能量的小品、快板、舞台剧为社区宣讲活动带来新气象。

  发动老年人自身力量破解城市文明进程中的“老”问题,成为连云区文明实践的又一新法宝。而今,通过参与开班讲学、协商议事、典型评树、精品创作,越来越多的老年志愿者参与到“老化新、践新风”行动中来,成为促进移风易俗、推进基层治理的践行者、倡导者,共同书写老城区幸福生活新答卷。(易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