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6月以来,在位于江苏省连云港市云台山脉南麓的渔湾景区,草木苍翠、飞瀑喧哗、鸟鸣婉转,远远望去,白鹭翻飞、嬉戏觅食,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夏日生态画卷。

  在众多白色鹭科家族成员中,有一种鹭显得特立独行,它喜欢吃虫不喜欢吃鱼,长相高贵优雅,却经常混迹在牛马中,这种罕见的鹭科家族成员就是——牛背鹭。

  6月14日,爱鸟志愿者在渔湾村附近拍摄到牛背鹭。据爱鸟志愿者介绍:“当日我路过渔湾,见田野里有鹭鸟正自在觅食,远看以为是大白鹭,仔细看,便发现它们的额头和背部有些许黄色,个头比大白鹭要小许多,仅有50厘米左右,遂即拍摄记录下来,查阅资料发现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牛背鹭。”

  牛背鹭别名黄头鹭、畜鹭、放牛郎,身长48至53厘米,体重300至400克,是世界上唯一不以食鱼为主,而以吃昆虫为主的鹭类家族成员,属中型涉禽,长江以南繁殖的种群多数为留鸟,长江以北多为夏候鸟,湿地、农田都是它们的栖息地,因常在水牛等牲畜周围活动,喜站在牛背上啄食翻耕出来的昆虫和寄生虫而得名。

  而在6月1日当天,连云港市野保志愿者在渔湾景区进行生物多样性调查时,记录到一只红翅凤头鹃,这是云台山脉首次发现该鸟种。

  红翅凤头鹃,是杜鹃科凤头鹃属的大型的鹃类,头尾羽毛高高翘起,宛若高傲大小姐。通体羽毛呈黑色的它,却有一对色彩斑斓的翅膀,当它飞行时收拢冠羽,展开栗红色双翅,如同绚丽多彩的艺术画卷,令人沉醉。

  如此漂亮的鸟,却不是随时可见。红翅凤头鹃是夏候鸟,4月底开始迁来,8月末繁殖期一过就会南迁到更加温暖的地区越冬,在森林保护中意义极大。此次“惊艳亮相”云台山,说明这儿是它的繁殖地,同时也证明了景区生态环境的持续向好。

  接连发现珍稀鸟种,不仅是对云台山景区生态保护工作的肯定,也激发了社会各界对鸟类保护的关注与支持,强调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性。

  近年来,连云港云台山景区高度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时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不断深入推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守护着景区的绿水青山。下一步,景区将继续加大生态保护和修复力度,吸引更多物种在此繁衍生息,为区域生态环境的改善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作出更大贡献。(郑晓璇 杨雪 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