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阴法院临港法庭位于江阴市临港经济开发区,基于沿江港口、码头属法庭辖区范围的特点,为了更好地贯彻江阴市委“南征北战、东西互搏”总战略,建设好省委市政府产业布局“一湾一谷一区一港”中的“一港”,打造“法治护航”的特色品牌,与港口关联的机关事业单位、涉港口企业等达成党建联盟,结合属地实际,更好地助力港口发展。

  一是构建党建联盟,实现结对共促。临港法庭所在辖区江阴市临港经济开发区经济总量位列江苏省省级开发区前列,内含多个港口,辖区内企业众多,江阴海事局、江阴海关、江阴出入境边防检查站等机关事业单位均设立在临港经济开发区。凭借该地域优势,临港法庭与江阴市港口发展局成立“法治护航”党建联盟,充分发挥各自专业优势,不断拓宽海事纠纷化解渠道,对江阴就地妥善化解海事海商纠纷,对江阴扩大对外开放、发展转型升级意义重大。

  二是打造对接平台,完善司法协作。临港法庭以法治为核心,发挥毗邻党建“搭扣”作用,实现由“单打独斗”变“群体协同”。作为南京海事法院巡回审判审判基地之一,临港法庭积极与海事法院苏州法庭加强沟通与协作,深化了基层法院与海事法院在海事海商审判领域的高水平协作。南京海事法院苏州法庭多次至巡回审判基地开庭审理与江阴企业相关的海事海商纠纷案件,并开展普法讲座,推动巡回审判基地实体化运行。该合作不仅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提高了企业对法院的认可度,而且充分体现了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基层法院得到了有效实施。

  三是参与基层治理,提供司法服务。临港法庭坚持“共商、共建、共治、共享”原则,充分利用司法为民最前沿,化解矛盾纠纷第一线的优势,依托党建联盟开展联建活动:与辖区内村委党支部委员会共同组织开展网格驿站法律服务活动,借助辖区村委将核酸小屋改造的网格驿站,法庭党支部委派法官助理至网格驿站与石庄村网格员一道,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服务;积极落实“三报道三服务”,组织法庭党员干警与所在村社区对接,至社区、村委等开展办实事活动。在走访江阴市利港街道北郭庄村期间,就针对企业欠付集体土地租金等矛盾,向村委提供了可行的法律建议。(陈伟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