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4国际标准化(麒麟)大会在南京召开。大会期间,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可再生能源并网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王伟胜作为嘉宾参会,并接受新华网专访。

嘉宾简介: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可再生能源并网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 王伟胜

精彩观点:

2024国际标准化(麒麟)大会在南京举办,本次大会主题是“以数智赋能·电碳协同 国际标准化引领可持续发展”,您如何解读这个主题?

王伟胜:今年国际标准化(麒麟)大会的主题是“以数智赋能·电碳协同 国际标准化引领可持续发展”,它反映了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能源转型对于应对气候变化以及推动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在能源结构转型的过程中,风电和光伏等清洁能源成为能源转型的主力军。与常规电源相比,风电和光伏设备数量繁多且地理位置分布广泛。同时,风电和光伏设备的单机容量相对较小,这就需要借助数字化手段进行有效监控、管理,以确保供电的稳定性。

因此,从这几个方面来讲,我认为今年大会的主题策划非常成功,它高度契合了当前能源转型的实际需求, 即通过数字化的手段去认识和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以及保障能源电力的安全可靠供应。

结合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开展的科研工作,您认为标准化工作在推动行业发展方面发挥了哪些作用?

王伟胜: 标准的实施、检测和认证是国家质量的基础,对行业发展至关重要。标准对行业发展具有双重作用。一是设定最低要求,保障其基本水平;二是提出更高要求,引领行业向更高层次发展。

以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为例,作为科研单位,我们深知科技创新的重要性,科技就是要创新。基于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的规范体系,中国电科院主导发起新能源并网的标准组织,同时,通过科研攻关、实践示范和经验总结,与国际社会共享经验,推动相关国际标准的制定。

具体而言,回顾其发展历程,我们针对行业发展中的关键技术问题进行攻关,科研成果在工程应用中得到实践和示范,积累了丰富经验,这些经验在IEC中分享并获国际同行认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与各方就某一领域或方向的标准制定达成共识,推动相关标准组织的成立和标准的制定。

以更高标准推动高质量发展,这也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您和团队在国内较早提出了“电力气象”的概念,它涉及哪些标准?未来有哪些发展趋势?

王伟胜:“电力气象”概念的提出,旨在推动关于电力行业需求的气象服务和研究。

随着新能源的开发,团队发现风电和光伏能源与气象条件密切相关。一是从整个资源的角度来看,它们完全依赖于气象。即一个地方的储量是否丰富、是否值得开发,以及开发后如何保证电力供应,都与天气状况息息相关。例如,如果当天光照不足,那么无论光伏设备的装机容量有多大,都无法有效发电;二是从保证电力供应的角度,我们需要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发电量,这既要关心总量,也要关心它出力的时空分布,即每个具体场站在每个时刻能发多少电,我们叫“出力的预测”。

此外,在20年前,团队就进行新能源功率预测的相关研究工作。在与气象局和科研机构合作的过程中,团队发现现有的气象服务不能满足电力生产规划和运行的需求。因此,团队认为电力行业也需要一个专门针对电力需求的气象服务和气象研究,就像农业气象和旅游气象一样。

2023年,能源气象专委会的成立大会召开,本次国际标准化(麒麟)大会也设立了相关专题研讨会,对于此类议题的共识日益增强,即电力界更关注气象,气象界也更关注电力。这种交叉融合和共同推动此类方向的科研和标准制定,未来必将成为一种趋势。至于具体的国际化标准,目前还在制定和完善过程中,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的国际标准出台。(报道员:程思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