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靖江紧扣地方产业链布局职教“专业群”

  政校企协同构建产教才融合新生态

  7月3日,2024年靖江市“青匠联赛”在江苏省靖江中等专业学校实训中心(靖江市职业技能公共实训中心)启动,重点面向全市骨干企业、职业院校的青年技能人才搭建施展才华的舞台,以赛促练、互学互鉴,推动更多优秀工匠青苗不断涌现。

  省人社厅公布的2024年江苏省高技能人才重点项目评审结果显示,靖江中专校实训中心获评省高技能人才专项公共实训基地(智能制造方向)。值得一提的是,靖江中专校“凯飞航空制造现代学徒制培养”此前已获评全省“十四五”职教对外合作交流重点建设项目。

  靖江市委书记、靖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张长平告诉记者,靖江近年来大力推动职业教育改革与经济发展互促共进,联合英国韦斯顿学院建立航空产业人才培训基地,培训各类技能人才年均1万人次以上,入列江苏省职教改革发展成效明显地区,并获省政府督查激励。目前,靖江职业教育正与行业企业、高校院所深度合作,共同打造产教才融合共赢的技术技能共同体,以跨界互动、融合创新共创美好未来。产教才融合是破解人才短缺问题的良方。靖江以建设泰州市“产教融合创新发展改革实验区”为契机,率先进行改革破题,结合本土产业和职教高质量发展需求,纵深推进产教才融合走深走实,以新思路新举措开辟产教才融合发展新赛道。

  2023年二季度以来,靖江市全面启动产教融合创新发展改革实验区建设,由政府牵头搭建市域产教联合体和产教联盟,着力破解制约产教才深度融合的体制和机制性障碍,举全市之力构建产教才融合新样态。靖江中专校与位于靖江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青山控股不锈钢深加工产业园、凯飞航空制造等企业共同发起成立靖江市产教联合体,并携手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等单位和江苏三江电器集团、华达汽车科技等企业,共同发起组建产教联盟。该市还优先从政策层面入手,针对技能人才群体特别是专科类技能人才,率先实行条件认可扩面和政策覆盖延伸。以人才生活补贴、租房补贴为例,靖江从原先最低面向本科生调整为最低面向大专生,每月补贴标准300元,连续发放36个月;还推行年薪认定制,跳过学历门槛,对超过40万元计税薪酬的,比如头部企业厂区车间主任、工艺总监等,生活补贴额度提升至每月1500元,租房补贴额度提升至每月1200元。

  大力构建现代职教体系,靖江紧扣地方产业链布局职教专业群,设置先进制造、计算机信息、财经商贸、现代服务4大特色专业群。依托公共实训中心,吸引优势企业与职业学校共建共享焊接、工业机器人等8个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延伸职业教育办学和赋能空间。同时,对标高端装备、金属材料、航空制造等靖江地标产业发展需求,相继建成泰州市智能制造产业学院、靖江工匠学院等,并高标准完成工业机器人、汽车检测与维修等职业体验中心建设。

  育人如育苗,园丁最重要。靖江市委人才办联合中专校、人社局、编办等大力开展“引才入教”行动,面向社会各界选拔国家级技能大赛金奖选手担任职业技能实训教练。2021年,该市首批次引进至靖江中专校的焊接专业教练陆寅,是一名来自江阴的焊接工程师,曾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江苏省“技术能手”称号。作为靖江首个“引才入校”案例,陆寅正式入编。此后,陆寅先后为亚泰物流、大中电机等重点企业提供焊接技术服务和培训,带领团队多次获得省级大赛奖项。此外,靖江还支持职业学校公开招聘专业教师、高技能人才6人,高质量完成“省中职领航学校”建设任务,建成省级名师、技能大师工作室5个,2个团队入选省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培育对象。

  如何创新培养模式,促进产教才融合精准适配?靖江市积极应对就业变革和地方产业创新升级的现实需求,与7家规模企业签订新型学徒制培训协议,共同开发课程培养工匠人才。同时,实施“分段培养”“冠名办班”等培养模式,已与吉凯恩航空技术、江苏华达汽配等80余家本土优质企业建立稳定的培养、实习和就业合作关系,先后有40余家企业在靖江中专校设立冠名班。

  位于靖江城南园区的江苏恒义工业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生产新能源汽车、商用车、工程机械零部件及部件总成的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该公司与靖江中专校采取“企校双制、工学一体”培养模式,共同培养50名中级数控车工,培训周期两年。校企双方还通过合作冠名办班模式,在靖江中专校机械工程系设立“恒义2020/2021班”,从2020年开始,先后接收180多名学生进行教学实习和顶岗实习。迄今,靖江中专校已有80多名毕业生入职恒义公司。

  靖江将持续坚持政校企协同发力,培育汇聚更多优秀人才,致力打造国内一流、具有国际影响的职业教育品牌,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输送更多的能工巧匠、大国工匠,奋笔书写产教才高质量融合发展的精彩答卷。(顾介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