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盐城市大丰区在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过程中,着眼于重基层、惠百姓、强基础,出实招、见实效,开出四剂药方让群众就医省钱、省时、放心、

  体制改革为先

  自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由试点阶段进入全面推进阶段后,大丰区卫健委成立了医共体运营发展中心,全面负责医共体建设运行,实行统一领导、专职负责、独立管理。优化人事管理制度,核增基层医疗机构编制66名,建立医共体编制周转池80名,实行编制、岗位、资金一体化管理,对医疗卫生人才统一管理、科学调配。

  坐门诊、住院查房、会诊讨论、上门诊疗……作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牵头医院,盐城市大丰人民医院专家团队每周二、周四、周六都会按时到大丰区三龙中心卫生院门诊坐诊,辖区居民纷纷称赞。在大丰区医共体内,将患者需求摆在首位,人才有序流动,人力资源配置更加灵活高效,确保基层医疗队伍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同时,除大病保险保费、风险调剂金等以外,医保基金全部纳入到了医共体总额预算,每年安排专项医保基金支持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推进医共体内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共享共建,提高履约质量,做到“签约一人、履约一人、做实一人”。

  “好的县域医疗应该是当患者需要到大医院就医时,能及时联系到就诊医生;当患者需要日常跟踪回访、监测时,身边就有医生帮助解决,村医与乡镇医生、乡镇医生与县级医生、县级医生与省市级医生都应是相互衔接的。能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连续医疗服务,最为可靠。”大丰区卫健委主任沈韶霞说。

  数字赋能便民

  依托数字化技术,大丰区卫健委建成数字化医共体“十张网”,创新增设区域病理诊断中心和远程超声诊断中心“两张网”,覆盖区、镇、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远程会诊中心每日对下会诊,区域影像、心电诊断中心线上传输、实时读片、同步会诊;区域检验、消毒供应中心每日上门服务,送医送护、药物配供中心线上申请、线下服务;随访服务中心一病一策、全程健康管理,审方中心每方必审、每方必查;智慧急救中心建成“15分钟急救圈”。

  “最近天气变化大,一直下雨,我咳嗽好多天,呼吸也不顺畅,腿也肿胀……”入院时,大丰区小海中心卫生院接诊医生了解到该病人年事已高,且患慢阻肺和心脏病多年,在诊断和用药上颇为谨慎。通过远程会诊的方式与大丰人民医院心内科医生进行了线上沟通,根据区级专家的建议进行治疗,目前病情稳定,咳嗽症状缓解,腿部也逐步消肿。可以说,数字化建设为大丰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注入了新动能,为患者带来更多便利。

  数字赋能,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提高了医疗服务的协同性和精准性,实现了“数据多跑路、患者少跑路”,让医疗服务变得更加优质便捷。

  能力提升强基

  “年纪大了,毛病也多了,听说有省里的名医专家要来坐诊,我赶紧过来预约,就不用再往外跑啦。”在盐城市大丰人民医院附近菜市场买菜的李大爷特意赶到该院预约挂号。

  人才强医、人才强卫。医共体建设的核心在人才,大丰区卫健委大力实施“丰医英才计划”,引进名医、名科落户大丰,深化与上海中山医院、省人民医院等三甲医院合作共建,组织医疗骨干跟班学习进修。同时加大优质医疗服务供给力度,全面开放中山医院苏北健康管理中心门诊,做到周周有名医、月月有大咖,提升影响力、扩大知名度。

  大丰区卫健委聚焦降低外转率、提升三四级手术占比“两项重点”,加强专科建设和高层次人才引培,逐步扩大基层专家工作室、联合病房设置覆盖面,全面提高疑难重症诊治能力和整体医疗技术水平。积极推动医疗资源下沉,区级医疗机构选派专家到基层医疗机构提供精准帮扶,定期开展巡回医疗服务。

  医防融合创新

  如今,人民群众不但要求看得上病、看得好病,更希望不得病、少得病。大丰区卫健委积极践行“预防为主、关口前移、防治融合”理念,创新医防融合新模式,化身群众健康“守门人”。

  大丰区卫健委加强慢性病健康管理,做到早筛、早防、早治,建成糖尿病并发症筛查工作站8家、基层慢病筛防中心1家,顺利通过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复审。成立卒中、房颤、结节、肿瘤等13个专病小组,实现及早干预、全程管理。拓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设置高血压、糖尿病等个性化签约服务包,累计签约服务4.73万人。

  大丰区卫健委制定公共卫生责任清单,向医共体内成员单位选派疾控监督专员,不断提高临床医务人员防病、管病水平,让优质医疗服务触手可及,努力实现群众、医生、医院、政府“四方满意”。(陈伟琴 沈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