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下午,苏州当代美术馆“空间生产力”系列之“有金小组:有记花房”和“应歆珣:过曝的金丝绒”相继在苏州奥体中心商业广场开幕。两个与余物转化有关的艺术项目,通过突破物的固有观念限制,转化物的形态及意义,映射艺术家所关注的社会状态与议题。

  下午4点,“有记花房”率先“亮相”。这个环保的花房由中韩艺术家组合“有金小组”(张有魁、金善珍)发起,邀请来自中国、韩国、美国的艺术家与湖北美术学院等高校的学生团体,以及苏州在地公众、志愿者共同完成。“有记花房”看似与普通花房无异,然而基础材料均来源于社会捐赠的废弃物。比如,部分花瓣、叶片、枝干来自奥体中心体育场的羽毛球、奥体商业中心彩票站的彩票纸、超市的商品纸袋以及各类包装材料等。

  据介绍,今年5月,受苏州当代美术馆的邀请,艺术家在考察苏州城市空间时被金鸡湖桃花岛上的多功能玻璃房触动,由此产生了构建“有记花房”的念头。随后,根据艺术家的规划,苏州当代美术馆面向社会招募公众参与,利用身边的废弃物品自行创作“奇花异草”。同时,“有金小组”向世界各地的艺术家、美院师生发起定向邀约。从7月15日开始,“有金小组”与到场的艺术家、志愿者一起进行“花房”的搭建工作。在创作过程中,艺术家与所有参与者彼此尊重各自的创作理念和思路,让尽可能多的人最大限度地散发自己对“花”的想象,让他们在这座“花房”中与艺术相遇。

  “有记花房”通过对金鸡湖、桃花岛现实景观的虚拟再造,让那些失去了实用价值的日常物品,尤其是多余之物,以艺术之名、在众多人的手中被注入了诸多光彩。参加创作的艺术家们表示,市民携带多余之物制作了不同的花朵,让“有记花房”成为大家共同的“文化驿站”,而这也是公共艺术与生活美学在城市的鲜活实践。

  在“有记花房”开放后不久,另一个展陈项目——“应歆珣:过曝的金丝绒”伴着暮色也神秘揭幕。“过曝的金丝绒”是艺术家应歆珣最新实施的项目,也是其代表作品“天鹅绒计划”的重要内容。

  据了解,应歆珣任教于中国美术学院纤维艺术系,她擅长发掘材料、物的社会性“质感”并用以表达某种当下的社会现象,其作品在纤维特有的柔软质感下,暗藏着锐利而深刻的反思。“天鹅绒计划”是应歆珣的代表作品,灵感来源于苏州籍作家叶弥的小说《天鹅绒》。而此次“过曝的金丝绒”是应歆珣在阅读了叶弥最新长篇小说《不老》后受到启发而实施的最新项目。《不老》的故事发生在以苏州为蓝本虚构的江南小城吴郭,小说中人物的情感追寻与社会变迁缠绕交织,引发人们的思考。应歆珣用金丝绒在橱窗内搭建起一个与小说相映照的现实场景。

  在这个项目中,应歆珣延续了对“仿天鹅绒”材质的运用,以赤金色的满墙丝绒奠定了空间基调;此外,还引用了珍珠喷砂的方式强化艺术表达,两种材质产生了充满矛盾感的关联,并成为塑造美好象征的重要物质媒介。在展示空间内,虎丘牌暖水瓶、园林中常见的石狮、老式折叠椅、淋浴花洒、条凳等承载着苏州旧时记忆的物件和其他日常用品一起,以一种突破常规逻辑的方式被切割、重组。步入这个被柔软丝绒紧密包裹的奇境,观众仿佛置身一幅梦幻的超现实主义绘画,让思绪和情感肆意漫游。

  当天下午,来自北京、上海、南京和苏州本地的部分美术馆馆长、艺术家与赞助商代表等参与了现场活动。活动主办方介绍,“空间生产力”项目关注过程性与在地性,通过在各种城市空间展开艺术家与公众共同参与的艺术实践,以艺术为媒介,激发城市的渐次更新。

  “有金小组:有记花房”和“应歆珣:过曝的金丝绒”计划持续开放至8月23日。其中每周五16:00-17:30,观众可以进入“过曝的金丝绒”橱窗内部进行深度参观互动。(报道员:苏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