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安防范广度、深度、精度全面提升,刑事案件发案数同比下降12.8%;反诈宣传防范纳入网格工作,首创“红黄蓝”分级分类养老反诈工作法,全区11369名60周岁以上老年人的防骗免疫力有效提升,今年以来挽回群众直接经济损失400余万元……这是扬州市公安局生态科技新城分局创新警网融合工作机制,探索具有新城特色的联防联控工作模式,构建共建共治共享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的一张成绩单。

  为主动适应扬州高质量发展新形势和新城“四个中心”建设新要求,扬州市公安局生态科技新城分局通过织密织细全要素“警格+网格”,有效打通基层社会治理的“神经末梢”,把警格、网格建设成采集信息、发现风险的“第一触角”,化解矛盾、消除隐患的“第一阵地”,便民利民、解决问题的“第一窗口”,促使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从原先被动应对向主动预警转变,全力打造居民身边的“百米服务圈”。

  建成12个“警网融合工作站”作为平安前哨

  “太感谢你了,多亏有你的帮忙!”6月30日,杭集镇八圩社区居民程某找到走失小孩后,不停地向网格员小陈表示感谢,原本慌张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笑容。

  7月2日,程某将一面锦旗送到“江淮先锋驿站”,以此感谢网格员小陈帮助找回自家迷娃。

  “江淮先锋驿站”是扬州市生态科技新城创新网格化社会治理服务体系,构建“点线面”联动格局的一个点,为有效覆盖全区,以点串线、以现带面,扬州市生态科技新城拓展三级网格服务亭“覆盖面”联动,推动资源下沉,变“群众找上门”为“我到群众中去”,前端感知风险;畅通二级网格化社会治理服务站“纵深线”延伸,链接多方资源,变“单向发力”为“多元聚力”,中端化解处置;夯实一级网格联勤中心组织“核心点”辐射,重构管理体系,变“粗管散治”为“精管善治”,终端跟踪督办;以点串线,以线带面,激活基层治理新动能。

  已经建成的12个“警网融合工作站”作为服务群众的第一窗口,融合了联防联控“前哨站”、援法议事“工作站”、为民解忧“暖心站”等功能。“警网融合工作站”建成后,网格员小陈除了巡查入户走访,就在工作站接待群众,真正把网格服务推进到群众家门口,基层治理最前沿。

  “警网融合工作站”还是矛盾化解“第一触角”,工作站依托杭集镇牙刷协会,建立社会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一站式”中心,对群众提出的矛盾纠纷进行常态化、滚动式摸排分析,对跨地区、跨部门和重大复杂矛盾纠纷予以清单化交办。截至目前,“警网融合工作站”常态化提供法治宣传教育、法律咨询等服务1000余场次,帮助解决实际困难3700余件,接下来,像“江淮先锋驿站”这样的“警网融合工作站”还将计划增加到94个,覆盖整个生态科技新城。

  招聘94名专职网格员成为公安机关的“编外警察”

  去年12月9日,新城警网融合培训班正式开班,培训班邀请了优秀社区民警戴华、董建华以及市公安局法制、科信等行家里手对新进的70余名网格员开展了为期一周的集中封闭培训,促进了网格员尽快熟悉警务工作,为实现“网为警用”打牢坚实基础。

  社会治理离不开人才与科技两个要素,为真正实现网格队伍“人为我用、网为警用”,生态科技新城分局采取“人才+科技”双管齐下战略,力求以警网融合之专促社会治理之优。他们要求所有综合网格均招聘35岁以下大学生担任专职网格员,建立全市唯一的全域专职网格员队伍,通过联防联控机制实体化运作,这支高素质的队伍已经成为公安机关的“编外警察”,目前这支队伍已有94人。

  “有了这支业务精、素质高、作风硬的‘编外警察’队伍,我们充分依托联防联控机制,平时,民警和网格员捆绑作业、并肩作战,滚动开展风险排查、社会面防范、群租房监管等社区基础工作;重点时段,依托设在分局的指挥调度中心,突出扁平化指挥优势,做到精准调度、快速反应、合力处置、高效掌控。”生态科技新城分局治安大队副大队长李军介绍。

  以前社区民警需要填写多项表单,走访群众时要背着大包小包,耗费较多精力,现在只需要填写电子表单,工作智能化完成,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警力,这就是“生态E智安”小程序带来的改变,有效将社区民警的日常基础工作化繁为简。

  在科技赋能方面,生态科技新城分局探索建设“生态E智安”警网融合工作平台,打通了数据壁垒,搭建沟通“警格+网格”系统的数据桥梁。“生态E智安”综合监管小程序,全面统筹“公安+”数据,实现与12345、数字化城管、医疗卫生、便民服务等平台信息互通互联,将国土、农水等视频资源统一接入公安视频网汇聚整合,通过分局指挥中心“视屏巡查+网格员现场核查”的立体化巡查模式,确保能够及时发现并快速处置各类安全隐患。

  组建540余人社会治理队伍实现公安引领一核指挥

  生态科技新城杭集镇是中国牙刷之都,共有该产业链上下游单位4000多家,其中三分之一为小型企业和家庭作坊,数量庞大,治安复杂,隐患突出。

  为适应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要求,生态科技新城分局打造以警网融合工作站为代表的专项平台,以巡特警大队铁骑队、铁鹰队为主导,在全区主干道开展定线巡防,并发挥机动优势,深入村组道路开展流动宣防,显著提高见警率、亮灯率、管事率;同时挂牌成立了区社会治理联防联控大队,由分局牵头,充分整合三区、两镇、国有公司的网格员、物业保安等力量,组建一支540余人的社会治理队伍,并由生态科技新城分局一名副局长兼任联防联控大队负责人,从体制建设上实现了警网融合。

  针对功能区机构不全、人员不足的客观实际,生态科技新城分局提请区党工委、管委会明确以公安为核心,充分整合公安民警、网格员、财政供养的物业安保人员以及平安志愿者等力量,构建了“1+3+N”联防联控组织架构。在公安分局建立指挥调度中心,对组织架构内的各方力量进行“点对点”调度,统揽协调全局、强化归口管理、实现一核指挥。(周天人 夏舒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