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我省一体推进长江、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

  赓续“千秋文脉”,增添“美丽色彩”

  滚滚东流的长江,贯穿南北的运河,一横一纵,交相辉映,共同构筑了“美丽江苏”的文化坐标轴。9月27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坚定信心、鼓足干劲、勇挑大梁——奋力书写‘走在前、做示范’新答卷”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推进文化强省和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建设”专场上,如何打造更多长江、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标志性成果,更好地传承弘扬长江、大运河文化等问题受到关注。

  作为江河交汇省份,江苏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积极参与建设长江和大运河两大国家文化公园”重要指示精神,一体推进长江和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重点建设区建设。“我们以融合理念推进长江和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江苏段建设,目前成功举办6届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升格举办长江文化节,策划推出‘运河百景’‘长江百景’,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开馆3年来吸引游客超千万,成为江苏新的‘闪亮名片’。”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杨志纯说。

  泱泱中华,万古江河。如何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把长江和大运河文化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江苏以建设长江、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为契机,生动作答这一时代考题。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钱宁表示,在已有标志性成果基础上,还将在3个方面持续发力——

  注重统筹推进,赓续长江和大运河“千秋文脉”。“我们继编制出台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两个省级专项规划之后,目前正聚焦江河相汇、江海相融、江城相依、江湖相伴最大特色,组织编制《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江苏段建设保护规划》及3个专项规划。”钱宁透露,未来将以长江和大运河沿线区域为重点,深入实施江苏地域文明探源工程,研究阐释常州寺墩、兴化草堰港、张家港东山村、溧阳古县等一批长江下游遗址考古发掘新成果,实证江苏在中华文明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历史贡献。

  注重载体建设,打造长江和大运河“金色名片”。钱宁表示,将充分发挥我省江河交汇、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优势,推出更多具有长江和大运河特色的休闲体验业态产品,培育更多彰显大江风范的城市度假品牌和承载运河千秋的遗产品牌,更好彰显“最精彩一段”的独特魅力。

  注重融合发展,增添长江和大运河“美丽色彩”。“长江和大运河沿线文旅资源富集,占到全省的95.7%。”钱宁表示,将放大沿线5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集群效应和载体作用,丰富“运河百景”“长江百景”内容与展现形式,打造“大运河夜景游”“扬子江名城之旅”等主题文化旅游精品线路,推动长江和大运河文化焕发时代新光彩。(王慧 顾星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