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淮安市淮安区以深入调研为导向,坚持部门联动的系统观念和党建引领、群众参与、久久为功的大局意识,有效形成合力,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该区不断加大城市更新力度,着力构建多元化新发展模式,安置房、公租房、保租房等全面落地开花,不断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建设,有效改善民生,为群众点亮安居宜居的盏盏灯火。

 公租房保障为困难群众遮风挡雨

  今年68岁的张明祥原为上岸渔民,一直住在里运河边的小船上,靠政府特困金生活。淮安区住房保障主管部门得知情况后特事特办,于2021年11月将其纳入住房保障,安排一套30平方米、水电气等配套全的公租房供其居住。张明祥说,“政府不仅让我住上干净宽敞的公租房,还减免了租金,我终于有个像样的房子安身了。”

  淮安区已建成的公租房小区

  自2008年开始,淮安区按照“供需匹配、职位平衡、保障民生”的需求,不断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特别是近几年来,该区统筹规划、精心组织,使保障性住房建设驶入了快车道。通过政府购买现房、平台公司配建、开发企业代建多措并举,加大建设力度,先后建设安置小区20个,建成安置房4万多套;改造城中村、棚户区9个,近十万居民实现了“出棚进楼”;投入资金9800万元,先后筹集、改造公租房600多套,解决1200户城市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住房问题。同时,该区紧盯上级政策动态,积极赴省到市请示汇报,全方位争取政策性资金,有序推动项目建设。累计争取政策性资金13.66亿元,争资工作已连续15年在淮安市各县区中名列前茅,资金全部用于项目建设。

  保租房建设全面助力人才强区

  夜幕降临,突出苏北亮点、彰显淮安特色的石榴玉兰湾人才公寓灯火通明。该人才安居项目共有房屋390套(间),配备全屋家具、品牌家电及智能家居系统和专业服务团队,提供餐饮、无人超市、儿童乐园、洗衣、提醒等人性化服务及棋牌、影音等娱乐设施和2000多平方米的室内外景观及运动场地。公寓根据不同类型人才需求,设计了中式、新中式、现代等多种风格,并为女性人才安排了专属楼层,提供了单间、合住、家居等租住方式,倾力打造成一站式、一体化、多元化、个性化和智能化社区,让居住在这里的每个人都感受到“家的温馨”。

  淮安区石榴玉兰湾人才公寓

  2022年保租房项目启动以来,该区先后投入资金3500万元,建设(筹集)各类保租房1759套(间),分布于城区交通便利、生活设施齐备的6个小区,解决了各类人才和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的居住需求。目前,已有70多名高端人才和116名新市民、青年人等外来务工群体分别入住不同小区。今年42岁的博士研究生胡先生一直在企业从事研发工作,因是外地人,一直在外租房居住,加之租住房配套不全,始终找不到归属感。去年,区有关部门在石榴玉兰湾公寓为他安排了一套住房,胡先生说,“政府让我再无后顾之忧,可以全身心投入到产品研发中了”。

  老旧小区改造让居民幸福感倍增

  淮安区漕运小区是已建成20多年的老小区,存在房屋老化和配套设施跟不上、下水道堵塞等实际问题。这些年来,政府先后通过“小区进社区”“创建红色物业”等方式,以“提升物业服务质量,降低居民生活负担,营造温馨和谐社区”为目标,不断改善人居环境。近年来,先后实施了房屋翻修和管网、道路、绿化、路灯和监控等配套基础设施改造工作,解决了老小区车位少、停车难等群众关注度高的热点难点问题。漕运小区业主吴先生说,“现在小区既干净又宽敞还亮堂,我们的生活质量在不断提高,政府为我们做了很多好事实事。作为老城区原住户,我们非常满意。”

改造后的温馨家园

  淮安区老旧小区改造以“配套设施标准化、安防服务智能化、小区管理规范化、文化建设特色化”为目标,坚持以“领导挂帅、部门挂钩、企业挂联”的“四化三挂”工作模式予以整体推进。2013年以来,累计投入4.62亿元,先后完成漕运小区等180个老旧小区及单栋住宅楼的改造,改造面积达102.58万平方米。今年,又投入7000余万元,再次对21.65万平方米的14个老旧小区进行改造,目前已完成工程总量的95%,有望于10月底全面完成。通过改造,该区成功创建省级宜居示范居住区9个、市级宜居示范居住区21个,累计获得中央及省市各级奖补资金1.07亿元,连续五年走在全市前列。不仅为城市建设增光添彩,更使2万多户居民受益。

  保护性修缮让历史文化名城更加亮丽

  河下古镇中街居民刘女士祖上一直居住在此,已有百余年历史。房子老旧、下水道堵塞等问题一直困扰着她和周围邻居们。这几年,淮安区政府结合河下古镇保护性修缮,不仅彻底改造了下水道,还对居民老房子进行了翻修出新,刘女士说,现在房子结实了,下水道通畅了,大家再也不用为下雨发愁。现在,古镇既保留了原有风貌,还挖掘增添了特色民居等新的亮点,游客与日俱增,成为淮安区旅游观光必备打卡点。刘女士和邻居们利用改造后的房屋开店、做民宿,生意十分火爆,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爆棚。

  淮安区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有着深邃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古城地下文物众多,地上遗存遍布。在城市更新中,该区紧扣民生实事,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放在首要位置,以“在保护中求发展,在发展中谋保护”为定位,将保护好传统街区、保护好古建筑、保护好文物贯穿于全过程。在河下古镇保护性修缮中,先后科学修缮了“吴承恩故居”“沈坤状元府”“吴鞠通中医馆”等历史建筑10余处,通过“织补”“绣花”等微改造方式,倾力打造人文古镇、历史古镇和特色古镇,既保留了古镇原有的文化氛围、生活气息,又紧扣时代潮流和发展需求,先后设置了以汤包、茶馓等地方特色美食为主打的“万丰美食一座城”“西游文化特色小商品一条坊”“萧湖景区水乡一日游”等热门景点和网红打卡点,使古镇人间烟火气息与文化氛围更浓,全面促进旅游消费和地方经济发展,全面拉动内需。

  该区始终以“保民生稳定,促经济增长”为总体思路,形成部门联动、群众参与、社会监督的完善体系,坚持质量和进度两手抓,深入排查积极化解不安全因素。因棚改工作成绩突出,该区分别于2021年、2023年先后两次获得省政府督察激励通报表彰。(张本甫 彭志军 谈晓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