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昆山市公安局经济犯罪侦查大队在“AI警察”赋能下,成功侦破一起跨省流窜新型房屋租赁类合同诈骗案,在浙江、山西等地抓获犯罪嫌疑人4名。

  大数据的运用是此次侦破工作的亮点。据介绍,昆山市公安局经济犯罪侦查大队与“鲲鹏战队”紧密协作,依托大数据赋能,引入“机器学习”“知识图谱”等多项人工智能算法,着力研发清洗速度快、运算结果准、操作应用便捷的“资金查控”等比对系统。通过对海量数据的分析和挖掘,快速锁定犯罪嫌疑人的踪迹、摸清犯罪团伙架构,实现了百万量级数据梳理效率的成倍激增,大大提高了侦破效率。

  这是昆山公安打造护航经济发展新质战斗力的一个缩影。作为连续20年蝉联县域经济“第一城”的昆山,云集了80个国家和地区的近1万个外资项目,2个千亿级以上产业集群,30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2766家规上企业……为了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创造更好的营商环境,昆山公安强化实战导向,自主搭建涉经济犯罪类警情分析模型,对接处警信息进行多维信息碰撞分析、复盘回溯,挖掘潜在经济违法犯罪行为。在案件受理方面,推动构建首接首办、责任明晰、快侦快办的“助企通道”,最大限度方便群众、企业报案。对上门报案的,当场进行接报案登记;属于经济犯罪的,立即进行受案立案审查;侦办时间较长的,定期向报警人反馈案件进展情况。今年以来,已受理报案109起,其中数据研究分析发现涉企经济案件35起。

  “因经济案件的复杂性、专业性、隐秘性,我们参与到派出所经济案件接处警环节,每接到一起报案,我们就当一回‘法治医生’,开具报案立案补充提纲,找出‘难点’‘痛点’,从机制上激发案件侦破的时间效能,现在又有了‘AI警察’加持,更能达到‘打早打小、露头就打、以打促防’的效果。”昆山市公安局经济犯罪侦查大队民警宋昊霖说。

  昆山公安还深度剖析各领域经济犯罪形势特点,运用大数据思维和信息化手段,对重点企业(行业)开展经济犯罪风险排查,及时发现预警潜在风险漏洞,提出行业发展建议,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助力。截至目前,共排查发现风险隐患20余个,提出意见建议40条,形成高质量研判报告8篇,得到广大企业的一致好评。(虞启忠 陈维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