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青春版《牡丹亭》首演20周年巡演圆满收官

  “姹紫嫣红开遍”,青春旋律不息

  “但是相思莫相负,牡丹亭上三生路……”12月1日晚,台上柳梦梅与杜丽娘携手走来,台下掌声雷动。这也标志着青春版《牡丹亭》首演20周年巡演圆满收官。11月29日起,青春版《牡丹亭》连续三晚上演,场场座无虚席。

  今年是青春版《牡丹亭》首演20周年。作为戏曲守正创新的一个典型案例,青春版《牡丹亭》在昆剧演出史上有着深远影响。此次青春版《牡丹亭》的演出分上、中、下三本。上本为“梦中情”,讲述杜丽娘觉醒自我、追寻爱情的彷徨与求索;中本“人鬼情”展现杜丽娘与柳梦梅二人不弃不灭、打破桎梏的执着与坚守;下本“人间情”则是梦影双描、终成眷属的团圆美满。

  在这里,古老的昆曲与年轻的心灵相遇,经典动人的爱情故事、古典雅致的曲词,令观众如醉如痴。观众席中除了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学生,还有来自南京市琅琊路小学、南京外国语学校的小学生、中学生。台上是20年如故的“原班人马”,台下是青少年观众,文化传承的脉搏于此共振,昆曲发展的生机春意盎然。

  这场文化盛宴,不仅是对传统昆曲艺术的一次深情致敬,更是经典与现代完美融合的生动诠释。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教授符淙斌表示,科学和艺术有着共性和交融的部分,青春版《牡丹亭》大美天成。南京大学文学院博士生陈俊杰认为,传统文化内核中的美学表达,对今天的年轻人依然有吸引力,具有启发性。

  年轻观众的热情,让知名作家、昆曲制作人白先勇倍感欣喜。他表示,青春版《牡丹亭》20周年活动末场戏放在南京,也是为了庆祝南京大学文学院建院110周年。20年间,青春版《牡丹亭》演出近500场,足迹遍及海内外60余座城市、40多所高校,入场观众达百万人。“可以说,一出戏启动了昆曲复兴。”白先勇深情地说,“昆曲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明清两朝最高的文化成就之一。我呼吁大家一起来保护好我们的民族瑰宝。”

  演出前,南京大学党委书记、中国科学院院士谭铁牛致辞表示,南京大学是中国高校戏剧学科的发源地之一。1922年,曲学大师吴梅先生在这里任教,百年来薪火相传。南京大学在致力于昆曲艺术的学术研究和理论建设的同时,特别注重进一步加强国际化视野下的昆曲文化传播的研究与实践。南京大学将以本次演出为契机,赓续学校百年戏曲研究和教育传统,积极推动中华文化守正创新、继承发展,在坚定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上再创佳绩争做表率。(杨频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