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南京市六合区雄州街道通过加强“银发党员工作室”建设,组织引导辖区离退休干部、老党员积极发挥作用,让“银发”可为、有为、善为,为促进基层善治凝聚“银发”力量。
完善组织保障,让“银发”可为
深化系统布局。把“银发党员工作室”纳入党建工作总体布局,形成街道组织部门牵头指导、村社区承接实施、各单位积极入驻、老党员共同参与的“3+N”融合发展模式,持续推动村社区“银发党员工作室”创建工作,积极引导老党员践行初心使命,在基层治理中发光发热。
优化工作队伍。注重挖掘和发挥老党员的专业特长和优势,通过分级分类建立银发人才库,吸纳一批政治素质好、理论水平高、身体好、重乡情、愿奉献的老党员组建“银发党员工作室”。截至目前,已推动13个城市社区成立“银发党员工作室”,吸纳54名优秀老党员成为工作骨干。
强化联系服务。各社区明确1名在职联络员,为入驻工作室的老党员建立通讯录,组建微信群,方便常态联络,确保老党员学习教育不掉队;专门开辟了工作室场地,配置了基本的办公用品,为老党员开展活动做好后勤服务和工作保障,有效激发老党员参与基层治理的工作热情。
聚力擦亮名片,让“银发”有为
凝聚智慧,当好理论宣传员。桥西社区“银发党员工作室”充分发挥老党员政治素养高、理论功底深的优势,积极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中小学校、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宁小蜂”红棠驿站,老党员结合自身的经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自己的“初心”故事。今年以来,各社区“银发党员工作室”开展理论宣讲活动27次,受众超过3000人。
化解矛盾,成为纠纷调解员。引导老党员担任楼栋长、中心户,参与小区物业管理、居民议事协商,及时反馈社区治理、公共服务等方面意见建议,架起党群关系“连心桥”。紫霞社区“格桑梅朵银发党员工作室”积极开展“解百忧”调解服务,今年以来,调解邻里、婚姻家庭等矛盾纠纷30余件。
以身作则,争做文明引领员。在“七一”、国庆、中秋、重阳等重要时间节点,常态化组织开展文艺汇演、非遗体验、关爱帮扶、文明行为劝导等“紫金银辉耀棠城”志愿服务活动43场次,180余名老党员主动进网入格,引导群众遵守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营造文明和谐的社会氛围。
健全运行机制,让“银发”善为
加强资源整合。常态化联动区委老干部局、离退休干部所在单位和各社区,优化资源配置,加大资金支持,协调解决工作室在建设运行过程中遇到的人员、经费、场地困难。
规范日常管理。街道加强对社区工作指导,建立健全“银发党员工作室”的管理制度,实行每名工作骨干每周固定坐班1日,明确工作职责和任务分工。
提高工作效能。形成“群众点单、社区下单、工作室接单”的快速响应机制,精准对接“资源清单”“需求清单”,让“银发”真正成为服务群众、推动发展、参与基层治理的重要力量。(陆雄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