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首出自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的经典作品《秦风·蒹葭》,不少人都能背诵,但你知道距今2000多年前的古人是怎么诵读这首名作的么?
近日,由科大讯飞(苏州)研究院联合中国文字博物馆、重庆市教育委员会等主办的《听见,看见:汉字里的中国文化展》正式揭幕,展会上观众可在该展通过精心设计的互动装置回溯汉字发展历史,从尖锐锋利的甲骨文到方正遒劲的楷体,我们一同感受汉字丰富多变的形体与音韵之美,在视听结合的双重体验中感受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
听2000多年前古人的“语音”!
《听见,看见:汉字里的中国文化展》一共分为“历史演变”“研究传播”和“艺术传承”三个单元,共展出文物205件(套)。其中一级文物11件(套),二级文物13件(套)。
但和很多过往展览不同的是,本次展览首先展出的是声音。
“在这次展览中,声音不再是辅助资料,而是已经变成了展品。”科大讯飞工作人员介绍,在本次《听见,看见:汉字里的中国文化展》中声音展品就有近70节(段)。
正是在他的提醒下,观众才注意到最先映入眼帘的展墙上正滚动播放着篆体的《诗经》中经典诗篇《秦风·蒹葭》。 “这是我们请专业学者通过‘古音构拟’出来的上古音。”正说着,科大讯飞工作人员带着大家看向了一张汉字字形和字音历史演变的图表。其中显示,公元前206年之前的先秦音系以及公元前206年至公元220年的汉代音系都被称作“上古音”。“2000多年前的古人是怎么诵读‘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的,大家来现场听了就知道了。”
这句耳熟能详的诗句可能鲜为人知的是,早在2000多年前,“蒹葭”一词读作“蒹[kiam]葭[kea]”,流转于今,才慢慢演变成我们今天熟悉的读音:“蒹(jiān)葭(jiā)”。诸如此类的例子并不少见,但蕴藏着上古中华文化血脉的时代跫音似乎正在渐渐流失。
AI加持带你现场玩转汉字
既是工具,同时更是中华文化瑰宝的汉字是形、音、义三位一体的结合。那汉字字形的演变自然也是本次展览的一大重点。
走进“历史演变”单元,从河南郑州商城遗址出土的商代卜骨、三峡博物馆藏的商代甲骨字片,到铸造、刻写在青铜器物上的金文,再到小篆、隶书、草书……以及现代汉字的规范书写等等,汉字形态的演变,观众们都能看得一清二楚。
毫无疑问,“艺术传承”单元中出现的大量互动展项是本次展览最为有趣的部分。
在名叫“旅夜书怀”的互动展项中,在科大讯飞AI技术的加持下,观众无论是选择语音还是文字输入自己想说的话,瞬间现场的大屏上就能显示出来,并用方言读出来。
作为世界上语言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中国拥有五大语系,130多种语言,十大方言。这在本次展览的互动展项中也有答案。大家只要走近形似扩音器的喇叭前,就能将同一句祝福语用官话方言、晋方言、吴方言等十大方言的不同演绎。
“我们希望大家既带着视觉感官而来,同时也要带着听觉感官去感受这次展览。”科大讯飞工作人员说,《听见,看见:汉字里的中国文化展》不仅是一次展览,更是一次“科技+文化”之旅。“在这里,一笔一画都承载着故事,一声一调都蕴含着情感。让我们一同走进汉字的世界,感受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据介绍,为保护文化瑰宝,科大讯飞(苏州)研究院一直致力于用科技的创新力量为传统文化赋能,自2023年在苏州博物馆举办“回响·AI方言艺术展”取得市场认可后,此次将川渝风情融入AI方言展项,带给游客全新的视听盛宴。
在“听见,看见:汉字里的中国文化”展览中,科大讯飞(苏州)研究院还为山城游客带来《Hua山水》、《与文徵明一起学吴语》AI方言配音非遗风物短片《花凝瑞霭》三大展项,携革新技术与精美文创走入巴蜀方言的泼辣与豪爽,共“hua”雾都山水,并且联合重庆三峡博物馆共同探索出一条有别于传统的千篇一律的文创生产路线,结合特展的文字、语音及各地文化的特点,将AIGC技术与当地城市特色进行融合创新,从内嵌AI声纹复刻祝福语nfc芯片的“解语hua”明信片,到亲手制作的个性化的徽章、AIGC人像积木画、木制激光雕刻人像,苏州讯飞的创新模式体现着科技与文创的深度交融。它也让文创生产不再局限于传统路径,而是依据特展元素与地域特色,巧妙融合AIGC技术,催生出一系列令人眼前一亮的文创产品。(苏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