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抢抓上海大都市圈同城化发展战略机遇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弄潮长江口,海门竞“先行”

  12月3日,我国自主研制的迄今最大直径盾构机“江海号”,进入海太长江隧道施工现场安装;北沿江高铁海门北站已进入地下二层主体结构施工。未来,从南通市海门区出发,可实现10分钟过江、半小时抵沪、40分钟直达苏南主要城市。海门,正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中迈入高质量发展的全新阶段。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都市圈同城化发展体制机制’,这让我们十分振奋、深受鼓舞。”海门区委书记、区长沈旭东介绍,海门正把都市圈同城化作为决定海门未来的战略引领,锚定跨江融合、向海图强主攻方向,放大“江海门户”区位优势,在共建长江口产业创新绿色发展协同区大棋局中当先锋、打头阵,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北岸先行区。

  找准“发动机”,聚拢头部资源

  制造光刻机,紫外级大尺寸氟化物晶体元器件不可或缺。目前,国内首条8英寸、12英寸紫外级氟化钙晶体及器件生产线已在海门开发区正式投产。

  两年前,海门在集成电路领域几乎还是空白,如今已集聚德硅凯氟光电、芯闻科技、瀚思瑞半导体等一大批高质量项目。何以快速起势?海门有“秘诀”——找一台马力强劲的“发动机”。

  11月17日,海门“东洲智行”引才活动走进湖北武汉。与海门联合发出“英雄帖”的,是武汉大学微电子学院。今年3月,武汉大学海门集成电路研究中心揭牌,这是武汉大学微电子学院首次与地方合作共建研究中心。中心主任刘威介绍,学院希望布局长三角,在实验室与生产线之间建立快捷通道,而海门诚意满满带着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蓝图上门,“只谈了三四次,就敲定了合作。”

  更让名校“心动”的是长江口产业创新协同发展蓝图——海门周边1.5小时车程,覆盖约占全国一半的集成电路、封装测试市场。叠加长三角资金、技术、人才优势,在这片产业沃土大有可为。不到一年时间,中心已向海门推介集成电路项目36个,50名研究生常驻海门开展研发。

  手握“长三角”名片,海门对接头部资源底气十足。王艳辉,国内最大的集成电路产业服务平台爱集微创始人、董事长,成为海门发展“合伙人”后,将国内首个半导体专业园区——集微产业创新基地落户海门,策划举办了首届创芯海门发展大会,400余家企业、机构代表出席,15家半导体领域高新技术企业签约落户,让初入赛道的海门快速冲到行业最前沿。

  风起长江口,海门区委区政府深知,跨江融合不能坐等产业转移,“大呼隆”招商已成“过去时”。只有全面融入沪苏交通枢纽、经济版图、创新集群和生活圈层,才能借力借势提升城市能级,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4月26日,浦东新区新金桥路1888号,一家名为“謇公茶馆”的店铺开门营业,其周边集聚了大批上海半导体企业。茶馆不大,仅260平方米,由海门科技人才发展集团和爱集微共同打造,一开业就火爆异常,成了半导体行业线下路演推介、行业发布、商务洽谈、合作交流的新平台。

  把牢“方向盘”,用足禀赋资源

  11月16日中午,满载5.7万余吨铁矿石的“蓉达青岛”号货轮一声长鸣,缓缓停靠中天钢铁南通公司海港码头1号泊位。

  “每吨铁矿石运费降低20元,年节约成本超3亿元。”中天钢铁南通公司运输处处长刘伟文介绍,除了深水海港,还有洋吕铁路通达东灶港,焦煤、焦炭通过管廊直抵厂区,钢材成品通过东灶新河、通吕运河进入长江。钢铁行业大进大出,物流已成核心优势。

  铁路进港区、内河到码头、港口通大洋——全国罕见的江海河联通、公铁水联动的集疏运体系在海门成为实景。聚焦跨江融合、主攻向海图强,海门深入实施重点产业链(群)强链补链及重大产业项目招引、建设专项行动,全面释放“江海门户”战略价值。

  走进海门沿江,深水岸线泊满各类船舶和海工平台,招商局重工、中远重工、海新重工等重点企业开足马力生产。10月18日,全球最大级别的汽车滚装船“礼诺北极光”轮交付;招商局重工前11个月完成开票109亿元,跻身百亿级企业;江苏省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技术创新中心内部孵化项目达到11个,高技术船舶和海工装备制造产业正在加快建链成群。

  在海门沿海,以致力打造全球最大风电叶片生产基地的艾郎风电落户为开端,生产海底电缆及光电复合缆的通光海缆、建设海上漂浮式平台的振江新能源等“链”上项目接踵落地,新能源产业呈爆发式增长。围绕龙头企业延链补链,1至10月,海门港新区工业全口径开票超770亿元,同比增长77.2%。

  合作一个行业协会、建立一只投资基金、制定一套专项政策、建设一批特色载体、链接一批大院大所、出台一个招商方案……聚焦江海特色,聚力壮群强链,海门形成“六个一”特色产业发展路径。前三季度,海门签约并注册重大项目56个,新开工重大项目29个、竣工27个、达产18个,省市重大项目入选数连续6年位居南通前列。

  装上“增压器”,发展左右逢源

  充分发挥大海之门、江海之门、上海北大门的优势,海门积极探索“企业总部在上海、生产基地在海门”的合作机制,跨江共建正在加快结出硕果。

  “融入上海大都市圈同城化发展,绝不是到上海‘挖墙脚’‘抢项目’,而是在发展新质生产力、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中各扬所长、互利共赢。”沈旭东认为,地理天堑打通只是“开端”,更深层次的“好通”在于主动对标上海的营商环境、城市功能、公共服务,加快构建异地同城发展生态,才能真正推动“一体化”,实现发展“左右逢源”。

  用好改革“关键一招”,海门区委十五届九次全会报告让人“眼前一亮”:建立经济形势月度分析机制,明确领导干部“管业务必须管产业发展、管经济运行、管经营主体培育、管安全生产”;实施“推进都市圈同城化发展”等十二项专项行动调度机制;把“服务企业”单列成段系统部署,要求“定了就干、马上就办”……不提新口号,不起新炉灶,朝着既定目标一锤接着一锤敲。

  10月9日,18家规上船舶海工企业负责人坐进海门区委常委会会议室,挨个讲困难、提建议,区领导及部门负责人现场答复。12个无法现场解决的问题以会议纪要形式列清单,明确办结时限。11月27日,海门区委区政府再次召开产业链会议,19位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产业链企业家敞开心扉、畅所欲言。总投资33.5亿元的3个项目当场签约,以实实在在的投入表达“看好海门”!(王世停 徐超 俞新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