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4日,江苏省“数字民企”建设大会暨“百模千智进万企”主题行动发布会在南京市鼓楼区举行。本次大会由江苏省数据局、省人社厅、省工商联等部门联合主办,以“建设数字民企,促进新质发展”为主题,聚集了政府领导、行业专家、企业代表等150余位线下嘉宾,同时通过线上直播吸引超过22万观众参与。

  省数据局党组成员、大数据管理中心党委书记吴中东表示,江苏是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高地和福地,算力基础坚实,大模型发展迅速,相关产业发展良好,科教人才梯队完整。省数据局将持续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完善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助力人工智能大模型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

  在主题宣发环节,江苏省工商联副主席李晓林作《江苏省“数字民企”建设行动与民企数字化指南》主题发布,重点介绍了江苏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发展现状,江苏“数字民企”建设的宗旨与目标、建设任务与内容以及过程与方法。他希望全省民营企业积极参与“数字民企”建设,抓住数字化发展的机遇,共同推动江苏经济迈向智能化、创新化的新阶段。

  鼓楼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田洪昊详细推介了鼓楼区在数字经济领域的独特优势和发展机遇。鼓楼区2023年数字核心产业营收增速全市第一,拥有超24家年营收过亿的数字经济企业,培育国家级单项冠军2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9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50家,高新技术企业568家。依托“1+2+3”现代化产业体系和“算法名区”建设,鼓楼区正在加快打造数字经济高地。

  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钱志新在大会上分享了《AI+:人工智能应用新方式》的主题演讲。他指出,大模型的发展是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里程碑,已成为AI生成内容(AIGC)的主流形态,并在各行各业的应用中展现出“新工具、新能力、新伙伴”的特点。大模型作为新工具,可通过多模态技术提升工作效率;作为新能力,能够助力企业实现智能化决策优化;作为新伙伴,通过人与智能体的共生合作,创新工作方式,提高智能水平。

  数字化战略专家、大任智库创始人卜安洵在《AI+人工智能应用新方式》主题演讲中全面分析了AI技术为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带来的新机遇和方式,指出数字化发展已从信息化、网络化阶段全面进入智能化阶段。通过“ERP+模式”“滴滴+模式”“FSD模式”等实践案例,详细解析了AI在优化生产、营销、管理和服务模式中的深度应用,并强调通过引入智能工厂、智能项目管理系统等创新工具,民营企业能够实现提质增效。提出以生态思维重塑产业发展的新逻辑,倡导抓住AI技术红利,通过产业生态融合推动自主创新与高质量发展。

  大任智库首席执行官何伟在《数智化赋能人才培育》主题演讲中,从企业人才培育的对象、内容、方法和成效评估四个方面,系统阐述了数字人才培育问题,提出企业可通过数字人才培育的“四新行动”——新常识、新技能、新实践、新标杆,培育数字化管理、专业、应用人才,并通过规划、分工、培育、激励一体的方法进行成效评估。她邀请各界企业家加入江苏数字民企人才培育服务工程,工程将为企业提供“AI+:企业数智转型规划”“人才+:员工队伍数智能力提升培训”以及“应用+:大模型和智能体应用工具集”,全方位助力企业实现数智化转型,打造核心竞争力。

  会上,“百模千智万企”主题行动正式启动,该行动计划在三年内严选超百个行业大模型和超千个AI智能体,赋能超万家民营企业,通过大模型和智能体技术实现经营降本增效、管理提质升级,全面助力企业数智化转型。

  在启动仪式上,卜安洵会长携手见证嘉宾——省数字化协会执行会长陈俊、省互联网协会副理事长刘湘生、省人工智能学会秘书长房伟、鼓楼区发改委副主任赵汉青,共同见证了服务联合体签约。签约方包括阿里巴巴集团战略发展部江苏总经理明星、实在智能副总经理叶挺、大任智库总经理何伟、浪潮集团江苏总经理郭佳、汇智智能总经理孙志明、朗坤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许勉等。

  随后,省工商联法律服务部部长、信息办负责人卢俊宣布启动2024-2025年度“数字民企建设百佳典型案例”和“服务数字民企百佳应用方案”征集活动。

  会上,省人社厅职建处四级调研员陈钢联合多位嘉宾共同启动了“江苏数字民企人才培育服务工程”。

  大会还特别组织了智能体供需对接研讨会(沙龙),以精准对接为核心,汇聚30多家大模型企业、30多家智能体企业及应用企业,共同探讨智能体在不同行业中的创新应用与实践。(苏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