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解纷案例库是最高人民法院建设的多元解纷类案件检索平台,收录由全国四级法院和部委、调解组织经过层报后评选入库的具有参考示范作用的案例。近日,南通市海门区人民法院报送的《58名员工与某服饰公司劳动争议调解案——法院指导劳动仲裁委员会调解解决劳资纠纷》入选最高人民法院多元解纷案例库,系该院首个入选的多元解纷案例。

  附:

  《58名员工与某服饰公司劳动争议调解案》——法院指导劳动仲裁委员会调解解决劳资纠纷

  某服饰公司成立于2000年。受多重因素影响,该公司经营状况不断恶化,名下房产已全部抵押,因资不抵债,随时可能面临破产清算。该公司宣布于2024年2月底全面关停,与职工解除劳动关系,并张贴了正式关停的相关通知。该公司现有员工62人需要进行安置,除达到退休年龄、保险挂靠人员4人外,其余58名员工中,大部分工龄已超过15年,离退休不足5年,对于他们的工资差额、代通知金、经济补偿金等合法诉求若不能及时处理,容易导致矛盾激化。

  该院在排查过程中,发现此苗头性问题,第一时间指派法官跟进协调处理,精准把脉,科学制定调解策略。

  一是善判断。法庭指派两名法官与某服饰公司进行对接,了解需要安置的员工人数、基本诉求、服饰公司的资金状况以及服饰公司对员工的安置意见。服饰公司表示愿意配合妥善处理安置补偿问题,但目前资金情况不容乐观,需要清理现有债务后进入破产重整。法官针对双方实际情况,认为调解解决对劳资双方都更为有利。

  二是重方法。经过排查,62名需安置的员工中,58名员工需要支付工资差额、代通知金、经济补偿金等。其中,54人的诉求基本一致。法官开展调解,告知目前服饰公司经营状况,分析利弊得失,并阐明安置补偿金的计算理由与相关法律规定,最终54人同意法官提出的调解方案。服饰公司承诺按期付款,双方达成一致意见。针对4人特殊情况,法官采取“背对背”调解方式,进行分类处理。

  三是以法为本。调解过程中,法官先释明相关法律规定,对于孕期员工应当享受特别待遇问题,告知服饰公司法律相关规定及类似指导案例,促使调解顺利推进。在员工与某服饰公司达成调解意向后,法院主动联系人社部门,由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纠纷,开启绿色通道,根据调解方案,为每一名员工出具仲裁调解书。(海法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