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春节假期,走近争分夺秒为新学期教学研发“星闪点阵笔”的团队——
一支“无线笔” 写出新“年味”
新春佳节,古都南京年味正浓。
上午9时前赶到位于软件大道润和创智中心的实验室,开始一天紧张忙碌的工作——这是江苏润和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星闪点阵笔研发项目团队15名成员的春节日程。
争分夺秒,是为了完成产品软硬件的性能优化、功能测试等任务,以便赶上小学寒假结束后老师们的新学期教学。吃饺子、看春晚,短暂放松后,值班的工作人员又回到各自岗位上,投入星闪点阵笔项目研发。
这究竟是怎样一支“笔”?记者的目光一下子被吸引了。
“当笔在印有点阵图案的纸张上书写时,装有高分辨率摄像头的笔尖‘看见’后,能分析记录笔尖的坐标和移动轨迹,接着笔内的微型处理器‘大脑’将信号借助Wi-Fi或蓝牙等无线短距通信技术传递给网关、教师端电脑、平板电脑等设备,‘告诉’设备‘写了什么’,实现书写内容数字化。”项目负责人史万林告诉记者,润和软件希望通过星闪技术让点阵笔的信号“跑”得再快一些,让设备之间的“对话”更流畅,信号延迟更短。
“跑”得有多快?“差不多是人眨一次眼速度的15000倍。”史万林眨眨眼,笑着说。
电脑屏幕前,项目团队在进行性能测试。记者看到,60支智能笔同时在纸上答题,每支笔的书写压力、倾斜角度、移动轨迹等200多项数据在20微秒内被集体“瞬移”至一旁的平板电脑上,仿佛两个设备“共享”一个“神经反射弧”。
“虽然同为无线短距通信技术,但星闪的传输速度是蓝牙技术的6倍,还可以支持超过60个设备同时连接,传输距离能达到40米。而蓝牙需要安装固定的网关,超过10米距离或者连接40个以上设备,就可能出现数据‘丢包’或者设备掉线等情况。”史万林拉过一个约5公斤重、半个外卖箱大小的“金属箱子”,“星闪的网关是移动的,无须改造教室,老师可以随时带着它走进任何一间教室,‘秒懂’学生的书写笔画是否有误、解题思路是否有偏差,再也不用为信号卡顿而烦恼。”
“除了让设备更顺畅地‘通话’,我们还能让星闪给煤矿、电力施工现场的通信设备‘理发’。”谈话间,史万林又抖了一个“包袱”。
在矿山等施工作业现场,传统的信号传输依靠的是一根根线缆。可线缆价格昂贵且容易磨损,一旦磨损严重造成停工,带来的损失非常大,而蓝牙和Wi-Fi在这种环境下的抗干扰能力又较差,延时较长,不能满足工业级应用的要求。
“利用星闪低延时、抗干扰能力强、可长距离传输等特点,我们让无线代替有线,给矿上的通信设备剪了‘辫子’。”史万林解释。
“要登绝顶莫辞劳”。窗外张灯结彩,窗内的电脑屏幕上,一行行代码在快速运行着。团队中,有的人已经记不清自己在实验室度过了几个春节,但忙碌的春节,总是可“研”可甜。
“时间不等人,市场不等人,竞争更不等人,现在正是爬坡过坎的阶段,可以说是最吃劲儿的时候,要一鼓作气越沟迈壑。”润和软件副总裁刘洋说,“我们也希望能为教育事业发展多作贡献,践行企业的社会责任,虽然牺牲了陪伴家人的时间,但相信产品投产的时候他们一定会为我们感到骄傲。”
一番简短的交流后,团队成员又匆匆返回实验室,分头忙碌起来。新一轮性能测试又开始了。这次,他们提笔写下:“新年快乐,新年加油!”(徐宇嘉 张甜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