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网购成为新常态,直播成了“新农活”,农业品牌的孵化和传播也迎来新机遇。2024年12月,第二届江苏品牌农产品营销促销大赛(以下简称“品牌大赛”)圆满收官。在近6个月的赛程中,经过初赛、决赛两个赛段的比拼,永宁青虾、靖江香沙芋、阳羡茶、泗洪大米、洪泽湖大闸蟹、如皋黑塌菜、宝应荷藕、高邮鸭蛋、东山白沙枇杷、仪征绿杨春茶、响水西兰花、盱眙龙虾、淮安大米、建昌红香芋、金坛雀舌等15个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脱颖而出。
不同类型的农业品牌赛事是江苏探索构建省级农业品牌赋能机制的重要内容。本届品牌大赛突出互联网营销能力的展示与评价,采用了与第三届苏货新农人互联网营销大赛“双赛合办”赛制,旨在引导我省农业品牌主体充分挖掘产品特色,通过互联网大数据敏锐感知农产品消费需求变化,创新品牌传播内容,维护更新品牌形象,精准调整营销策略,是对品牌流量化和电商化的一次激活和助力。在传播上,让新农人群体成为品牌的体验官和宣传员;在资源上,为参赛品牌匹配“主播+媒体兴农行”探访活动,进一步提升品牌互联网传播影响力。
品牌强农,任重道远。在赛事组委会负责人看来,品牌大赛对区域公用品牌和“新农人”起到了双向赋能的作用,对于品牌主体而言,通过平台传播和销售,实现了“新农人”向用户的二次推广,带动了品牌变现;对“新农人”来说,通过参赛接触到了更多的江苏优质农产品供应链,对农业品牌有了更直观的感受。
当前,互联网平台已经成为品牌推广和农产品销售的重要渠道,也是激发消费新热点、催生消费新场景的有效助力。在参赛准备过程中,赛事组委会深刻感受到,一大批品牌主体正通过研发精深加工品、衍生品、关联品以及创新储存保鲜技术等方式,努力破解品牌农产品生产上市季节性与周年销售供应之间的矛盾,有效拉长品牌营销周期、延续品牌话题热度,但也有部分农业品牌的供应链电商化能力还有待优化。未来,期待更多知名度、美誉度、消费忠诚度高的“苏字号”农业品牌引领特色富民产业提质增效,让优质农产品卖出好价钱,让农民更多分享品牌带来的产业增值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