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5日,蛇年春节后首个工作日,泰州市召开向“新”而行、以“质”致远,大抓经济、大抓产业、大抓项目工作推进会。市委书记姜冬冬强调,全市上下要坚持大抓经济、大抓产业、大抓项目,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撸起袖子加油干,以实干实绩开创泰州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谋划之年。会上,姜冬冬以三个“我们怎么办”提出“新春三问”,动员引导全市上下昂扬斗志、蓄势发力,从新春起跑,以蛇行千里的劲头,奋力跑出泰州高质量发展的“速度与激情”。
一是省委对泰州发展高度重视、寄予厚望,我们怎么办?
必须始终围绕打造中部支点、建设幸福水城、提升人文“三水”、做强泰有引力这个主攻方向,以坚实的项目支撑、产业支撑和实力支撑,把定位干成地位,把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
二是面对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我们怎么办?
必须清醒认识到,泰州作为追赶型城市的地位一直没有变,没有任何躺平躺赢的资本,没有任何松劲松懈的资本;必须以发展的思维来保障和改善民生,通过发展经济,进一步做大“蛋糕”,加大民生投入,补齐民生短板,把泰州建设成为老百姓想要的美好模样。
三是标兵越来越远、追兵越来越快,我们怎么办?
必须跳出“居中思维”,拼尽全力,苦干实干,以更好更快的发展迎头赶上。
姜冬冬强调,大抓经济、大抓产业、大抓项目,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主线和工作重点。姜冬冬提出要聚焦四个“新”,一体谋划、整体推进、重点突破:
一是要强动能、快转型,构筑发展“新优势”
发挥领导干部的关键作用,全力当好产业“内行人”、园区“服务员”、企业“店小二”、项目“攻坚手”,以领导干部的“一马当先”引领泰州发展的“万马奔腾”;做强项目硬支撑,致力招引一批“重特大”项目,集聚一批“小而美”项目,以项目大突破推进发展大跨越;加快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在推动优势产业未来化中发展新质生产力,着力构建以“大海新晨”为标志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二是要抢机遇、扩开放,打开发展“新空间”
一方面,全力融合苏南,聚焦产业发展的协同协作,资源要素的开放整合,公共服务的共建共享,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构建新一轮跨江融合发展的新格局。另一方面,全面融入上海,从产业、科技、教育、文化、人才、金融等各方面主动对接,加快建立一批科创飞地、产业飞地、人才飞地,承接更多的产业转移、科创成果和优质资源,更好地接轨上海、服务上海、融入上海。
三是要出重拳、治顽疾,塑造发展“新环境”
全力打造“到泰州、泰周到”的营商环境,做到随叫随到、不叫不到、说到做到、面面俱到,努力形成营商环境看泰州、八方企业来泰州、优秀人才聚泰州的生动局面,让“走,去泰州”成为广大企业家、投资者的共同心声和实际行动。
四是要转作风、敢担当,拼出发展“新气象”
深入开展干部作风整治专项行动,大力弘扬“三个不相信”精神特质,树牢工作闭环、狠抓落实的优良作风,树牢攻坚克难、攻城拔寨的优良作风,树牢比学赶超、勇争一流的优良作风,锻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队伍,为大抓经济、大抓产业、大抓项目提供坚强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