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巳蛇年春节期间,南京江北新区葛塘消费市场繁荣活跃、节日氛围热烈,通过农商文旅深度融合,一幅幅“热火朝天”的图景跃然而出,以“红红火火”的年味燃旺消费经济的“烟火气”。

  逛遍“红火年”热辣滚烫 迎来新年开门红

  连日来,葛塘大街小巷张灯结彩,在随处可见的“蛇”元素装点下,商场超市人气满满、年味儿十足。

  作为葛塘主要消费阵地,“春节档”的美利广场从外场到内场都充满浓郁、喜庆的春节氛围。

  春节期间,美利广场总客流达26万人次,日均客流同比增长5%;商场总销售超1100万元,各业态销售火爆。

  电影院成为了市民们欢度佳节、沉浸于光影世界的不二之选。贺岁影片“六强争霸”蔚为大观,掀起春节观影热潮。春节假期,美利广场幸福蓝海影城观影人次超3万人,销售同比增长达45%。

  在国补的持续助力下,数码家电市场热气腾腾,各大手机品牌体验店内,前来咨询和下单的消费者络绎不绝,手机、数码整体销售同比增幅超40%。

  伴随春节走亲访友热潮,餐饮消费迎来快速增长。特别是奶茶、咖啡、小吃等休闲餐饮销售较同期增长达20%。

  一场场精彩纷呈、热烈红火的消费盛宴,点燃了城市“烟火气”,释放了消费新活力。

  品味“非遗年”古今交融 解锁新春新体验

  今年是首个“非遗版”春节,葛塘街道以文化为魂、以创新为脉,精心打造“探葛塘,寻年味”主题活动,让大家在欢乐中感受非遗传统文化的魅力,度过一个难忘的新春佳节。

  已连续举办了三年的葛塘巨幅春联揭联活动广受辖区居民和游客的喜爱,已成为葛塘春节“新民俗”。今年的揭联活动不仅如约而至,而且进一步扩大内涵和外延,将民俗文化、非遗活动与消费深度融合,居民和游客们在活动中不仅能品春联文化,还能感受非遗魅力、看民俗演出、逛新春大集,展现出一幅文化与民生交融的热闹景象。

  舞龙作为春节必不可少的重头戏,大年初一,一场以“非遗过大年 文化进万家”为主题的民俗文化展演活动在街头巷尾热闹上演,由葛塘街道麒麟艺术团组成的巡游队伍从葛塘街道办事处大门口出发,沿着美利广场——中山农贸市场——永恒家园沿线行进展演。充满葛塘特色的“三花舞”、节奏欢快的腰鼓、气势磅礴的舞龙,吸引了众多群众驻足观看。

  此外,美利广场通过非遗展示、民俗表演、传统手工艺体验、鱼灯巡游等传统年俗融入商圈消费场景,以沉浸式体验、互动式展演和创意市集等形式,为葛塘的文化繁荣与商业活力注入新的生机与动能。

  从非遗手工艺品展销到传统美食街区,从民俗表演到数字化非遗体验,葛塘街道以多元化的消费场景,不仅唤醒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记忆,更激发了新春消费市场的活力,为商圈迎来了开门红,也为城市增添了独特的文化底色。

  过个真“乡”年花样翻新 点燃消费新热潮

  春节期间,葛塘街道农产品销售火力全开,一场场年货大集氛围浓烈,将街道特色农产品推向更广阔市场,为街道农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春节前夕,葛塘大集在短视频平台刷屏。街道抢抓热点机遇,联合江苏电视台《游遍江苏》栏目、江苏新闻广播《新鲜农村》栏目以及新区融媒体中心等多家主流媒体共同策划“葛塘大集”宣传,吸引全市及周边省市居民来这感受城市里久违的人间烟火气。葛塘大集上,不仅有地道的葛塘美食,还有来自江北乃至全国各地的土特产,不仅有新鲜的农产品,更有丰富的日用品、手工艺品。

  借势葛塘大集的“出圈”,街道农村工作办公室联合一方水土文旅公司牵头在葛塘大集开展“街坊情·年味浓”——葛塘农产品年货大集活动,吸引了上万的市民和游客前来赶集。各村(社区)带来本地特色农产品,从绿色有机的禾香米到生态养殖的畜禽,从新鲜的蔬菜水果到传统的咸肉香肠,从葛塘本土的农副食品到各式特色传统年味小吃,应有尽有,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

  官塘河村中医农业产业研究院葵菘食养蔬菜示范基地抢抓“春节经济”利好,收获的第一批1200余斤“中药蔬菜”,也在春节期间投向市场,既充分保障节日期间保供需求,也迎来首季“开门红”。

  这个春节,乡村游成为了新热点。体验一次热火朝天的农家乐,品农家美食、寻年味,市民游客纷纷往村里走,到田里去。葛塘街道长城村大云家庭农场里,对联、窗花、福字各种点缀都以喜庆的中国红打底,让人感受到浓浓的年味。(葛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