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南京2月7日电(记者朱程)一只“雪山鸡”,“孵”出江苏畜禽养殖类上市企业“第一股”。总部位于常州市的立华牧业,依靠自主创新激活种业动能,形成完整的黄羽肉鸡、肉鹅育种体系;建成国家核心育种场、国家良种扩繁推广基地,实现现代科技养殖;探索“公司+农户”,带动农民群众增收致富、形成良性“双赢”格局。

  创制突破性新种质是畜禽育种领域创新的关键所在,对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保障畜禽产品供应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多年来,江苏立华牧业持续加大种业研发投入、加强畜禽育种新技术攻关,建立起完善的畜禽种业培育体系。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和生产需要,加强与科研院所、高校科研攻关合作,先后成立江苏省优质家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农科院立华家禽研究所,研究生工作站、立华南京农业产业研究院等企业科技创新平台。2022年,总投资超4亿元、总建筑面积约7万平方米的江苏立华牧业新研发基地正式启用,该研发基地也获批成为“农业农村部华东优质禽育种重点实验室”。

  在传统选育工作基础上,江苏立华牧业注重综合应用基因组、信息化等先进技术,大幅提升品种选育效率,近年来成功培育“雪山鸡”“江南白鹅”和“花山鸡”等多个国家级新品种(配套系),受到市场广泛欢迎,取得良好效益。其中,“雪山鸡”抗病能力强、容易饲养、生产成本低、售价高,先后通过江苏省畜牧品种审定委员会和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审定,成为畜牧业优良推广品种、农业农村部认证的“江苏名牌产品”。

  瞄准产业发展前沿,江苏立华牧业采用新技术新模式提升育种效能,在育种端引入“芯片翅号”和“X光机”等新技术,饲养端采用“多层笼养”“多层平养”等新模式,应用大数据和物联网等技术对畜禽饲养环境进行精准控制。“相比传统养殖,现代科技养殖非常省事。除了自动上料、自动给水,还能实现环境的适应性调控,助力养殖业向着集群化、规模化、高效化、科技化方向发展。”江苏立华牧业董事会秘书虞坚介绍。目前,江苏立华牧业通过采用新技术、新模式,已建成多个鸡、猪、鹅育种基地,拥有40多个素材、16个配套系,建立了较为完整的黄羽肉鸡、肉鹅育种体系。

  江苏立华牧业董事长程立力曾说,他是一个农民,希望带着更多的农民增收致富,过上幸福的好日子。企业在发展中积极践行共同富裕理念。2000年以来,江苏立华牧业在黄羽肉鸡、肉鹅、商品猪等养殖业务上先后探索实行“公司+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公司+基地+农户”等合作模式,公司负责种鸡培育、饲料配方、市场销售、疫病防治等,农户按公司要求饲养商品鸡,合作社负责协调公司和农户的利益关系。在新模式下,公司、合作社、农户三方面明确分工,取长补短,企业与合作农户之间形成合理稳定的收入分配机制,有效提高农民经济收益。截至2023年底,与企业合作的农户数量超过7000户,实现连续8年增长,为合作农户增收超过15亿元。

  以新品种培育、科技养殖为引领,带动优势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服务的三产融合的发展脉络逐渐清晰。“未来,立华牧业将持续利用物联网等信息化技术,助力农户科学高效养殖,做强农业‘芯’、绘就好‘丰’景。”程立力表示。(江苏省政府研究室联合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