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能开“云处方”的手环、可“打包带走”的运河古镇……江苏重磅发布数字社会重大场景项目案例——

  数字场景,让幸福看得见

  能给基层患者开“云处方”的手环、可以让游客“打包带走”的千年运河古镇……省数据局近日发布2024年100个数字社会重大场景项目及10个典型场景项目,涵盖数字民生保障、数字社会治理、数字生活服务、智慧城市建设、数字生态文明等五大领域。记者撷取5个项目案例,结合五大场景项目选育,看构建数字社会的美好愿景怎样变为幸福实景。

  一款能接收处方的智慧手环

  在泰州医药高新区(高港区)白马镇陈家村,村卫生室是一个智慧化诊室,一些看病的村民佩戴特殊手环,并用其“云接收”泰州市区大医院名医生开出的处方。手环还会告诉患者怎么服药,并提醒他们按时吃药。这一便利场景由泰州“星网计划”提供支撑,该市聚焦慢性病患者的急难愁盼,使用物联网、AI技术,以市人民医院为中心,以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为网底,为基层打造了一张“防、筛、救、治、康”医疗服务星网。目前,仅泰州医药高新区(高港区)12个乡镇就改造基层诊室85家,覆盖人口26.8万人;建设健康社区15个,服务65岁以上老人11875人;完成心电筛查5万人次,通过“星网计划”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房颤患者1625人。

  江苏对数字民生保障类重大场景的选育,旨在以信息技术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侧重数字教育、数字医疗和医保、数字社保和就业、数字文旅和体育、数字民政和社会救助等领域的各类数字化应用场景和民生数字化工程项目。一批入选场景,正有力助推各地民生保障更精准高效、更富有温度:“锡心助”精准帮扶项目,建立无锡市低收入人口动态9维监测指标体系和跨条线联合巡访关爱机制,横向联动32个市级社会救助帮扶部门和单位,纵向贯通市、县、镇、村四级工作网络,构建形成分层分类、立体协同的综合救助工作格局,惠及三大类救助对象超38万人。

  一条推动善治的民声热线

  江苏12345热线“民声智慧听”一体化服务平台建设项目,此次入选数字社会治理类重大场景。该服务平台将原先分散在各地的60个热线话务平台融合为一个系统,为全省各地的群众和经营主体提供统一规范服务。项目运用语音识别、大模型等技术,推动热线由传统话务服务向数字化治理跃升。目前,平台已累计受理群众和企业诉求超2000万件,平均通话时长相比建成前缩短27秒、办理时长压缩0.5个自然日,在线办结率达到51%,一次派单准确率达95%,办理结果满意度超九成。

  数字社会治理类重大场景,侧重社会防控、公共安全、城乡基层治理、城市运行管理、城市生命线安全、市场监管、应急管理、司法等领域,以及开展国家人工智能社会治理实验等方向构建的新场景新模式和新实践新项目。江苏“城市生命线安全”项目具有较强的典型性。全省按照“综合监管+智慧监测”的思路,一体融合信息化建设与规范化管理。目前省级监管系统已上线,并开展省市系统联调联试,基础设施数据覆盖13个设区市的市级燃气、供排水、热力、电力、通信等9类地下管线34万公里、城市桥梁1.43万座,初步形成全省城市基础设施“一张图”,实现设施运行状态透彻感知“一张网”。

  一个可以“打包带走”的元宇宙古镇

  数字时代,一个千年运河古镇如何在“云”上繁荣?苏州市吴江区平望镇的京杭大集元宇宙街区,“聘请”唐代书法家颜真卿担任“代言人”,运用数字孪生技术等构建虚实融合的数字古镇架构,成为线上文旅的新入口。元宇宙街区与线下的平望“京杭大集”双线并轨、数实融合,探索大运河古镇文化传播与数字发展新路径。

  数字生活服务类重大场景,侧重在推动智慧交通、智慧社区、智慧养老托育,发展数字商务、数字消费、数字家庭、数字人民币,丰富网络表演、数字艺术、线上演播、线上赛事等数字内容,加快推广自动驾驶(无人驾驶),推进出行、餐饮、住宿、物流、家政等领域智能化升级等过程中打造的商业模式和场景应用,以及配套开展的数字化工程项目。例如,常州“构建数字人IP在文旅融合项目上的规模化应用”项目,为企业及个人批量化定制专属数字人IP,广泛应用于数字营销、在线交互、电商直播等场景,重塑文旅消费新业态。

  一颗服务城市运作的“聪慧大脑”

  停车缴费免排队,“无感支付”你用过吗?在南通,车主打开手机搜一搜,就可以找到距离最近的、有空位的停车场,还能无感支付快速离场。南通“通停通付”智慧停车项目,将一个区域内的所有停车场接入智慧停车系统平台,车主不用手机扫码就能无感支付、快速离场,提高了缴费便捷性和停车场周转效率。

  智慧城市建设类场景,鼓励引导各地因地制宜推进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入选项目侧重以城市智能中枢、城市运行管理平台为依托,深化城市“一网通办”公共服务、“一卡通”民生服务、“一网统管”社会治理、“一码互联”生活服务、“一张图”城市管理和数字孪生等多跨协同应用场景、低空经济应用场景,以及系统化布局、一体化推进的智慧城市重点工程项目。比如,扬州不动产登记“全市同标、全城通办”服务项目,通过打造市县一体化“全市同标”不动产登记管理平台,构建不动产登记“1+N”便民服务体系,实现了全程网办、跨省通办、全天候随时办。

  一条“耳聪目明”的路

  雨花台区“生态环境精细化监管治理应用场景”,是南京市此次获选的数字生态文明类重大场景。雨花台区九号路毗邻长江,沿线分布有钢铁、建材制造等20余家企业,车流量大,重载车辆多,以前扬尘污染严重,超载超速等违法行为频发,严重影响区域环境质量和群众生活。雨花台区集成AI视频分析、物联网监测等技术,实时智能监管九号路上的车辆、大气等情况,自动化预警、溯源追踪,帮助执法部门快速响应和处理,使这条路变得“耳聪目明”。目前,九号路上的超载超速现象相比以前减少90%以上,车辆违停减少70%以上,道路扬尘污染下降50%以上。

  数字生态文明类重大场景,看重各地如何答好绿色智慧生态文明建设题,重点培育一批在自然资源监管、生态环境保护、水利资源保护、能源利用等领域开展实时感知、动态监测、辅助决策等场景应用及所实施的重大工程项目。

  记者了解到,为发挥好入选项目的标杆、示范作用,省数据局将持续在全省范围内统筹场景培育,驱动数据生成,开展数字社会重大场景和重点工程培育工作,充分激发数字社会发展活力,服务创建一个生活更加舒适、发展更有质量、治理更具效能的数字社会。(聂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