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这个承载着团圆与欢乐的传统节日,总是能唤起人们心底最温暖的情愫。

  在东台,今年的元宵节因为一场别开生面的“相声喜乐会”,让元宵节变得格外热闹非凡,成为老百姓津津乐道的话题。演出的主体依然是东台观众非常喜爱的相声团队“倪夏班”。

  还没走进王昆大剧院的喜乐会现场,远远就能感受到那股热闹劲儿。五彩斑斓的花灯高高挂起,像一片灯的海洋,照亮了人们脸上的笑容。现场人潮涌动,有头发花白的老人,被儿女搀扶着,眼神里满是期待;有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和朋友说说笑笑,手里还拿着刚买的糖葫芦;还有活蹦乱跳的孩子们,在人群里穿梭,就像一条条欢快的小鱼。大家都是冲着这场相声喜乐会来的,想在这喜庆的日子里,好好欢乐一下。

  在欢快的音乐声中,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倪明和他漂亮大气的女徒弟张敏敏笑盈盈地登场了,几句幽默风趣的开场白,就把台下观众逗得哈哈大笑,掌声和欢呼声立刻响满了全场。师徒俩也是趁热打铁,迅速调整状态,即兴跟进了一段相声《歌的海洋》,巧妙地从主持人转换成了相声演员,这种无缝对接没有扎实的功底根本做不到。他们凭借着扎实的基本功和默契的配合,迅速吊住了观众的口味。来自天津的青年相声演员杨皤、朱学聪特意为晚会创作了一段相声《一样不一样》,从东台的风土人情,到东台的历史巨变,从百姓的衣食住行,到部队的航海科技,把家事国事紧密相连,博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叫好。来自山东的姑娘刘邈邈,师承倪明、夏文兰,她的表演含蓄优雅,耐人寻味,舞台上始终保持着中国女性特有的美,却又不失曲艺的幽默感,她讲的是生活中的趣事,从邻里之间的家长里短,到街头巷尾的新鲜事儿,每一个包袱都抖得恰到好处,观众们笑得前仰后合,有的甚至眼泪都笑出来了。坐在前排的一位大爷,笑得捂着肚子,嘴里还不停地说着:“太有意思了,这姑娘说得太地道了!”

  现在上海工作的青年歌唱家蒋小燕,从小就跟着倪明、夏文兰学过艺,长大之后也一直把“学艺先做人”当成座右铭,在上海闯下一片天地之后,也不忘初心,热心公益,还被选为“慈善大使”。她的一曲《阳光路上》高亢明亮,震撼全场,一曲《龙船调》更是把全场观众情绪调动到了高潮。著名杂技表演艺术家关世雄带来的精彩杂技《快乐大厨》,让人在惊险之中欣赏到了乐趣,在日常的细节当中,让大家看到了当今生活的美好。当晚会的主角、著名青年相声演员倪夏宇、刘亚伟登场时,现场掌声、叫好声一片。他们表演的传统段子《口吐莲花》,既有传统的根基,又有当下流行的元素,特别是他们在表演过程当中,充分把握了年轻观众积极参与的心理,随时随地跟大家互动。让年轻观众们倍感亲切,欢声笑语回荡在整个剧场。

  这场相声喜乐会,不仅给老百姓带来了欢乐,更让大家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人们很少有机会静下心来,欣赏一场传统的相声表演。而这次喜乐会,就像是一场及时雨,滋润了大家的心灵。它让孩子们了解到,除了电子游戏和动画片,还有这么有趣的传统文化;让年轻人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了片刻的轻松和快乐;也让老人们重温了那些熟悉的记忆,感受到了浓浓的年味。一位老大妈笑着说:“好久没这么开心过了,希望以后能多举办这样的活动,热热闹闹高高兴兴的才有过节的气氛!”

  东台元宵相声喜乐会,就像一颗璀璨的星星,在这个元宵节的夜空里闪耀着独特的光芒。它不仅丰富了老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更成为了连接邻里情谊、传承传统文化的桥梁和纽带。

  如今,“相声喜乐会”已经成了东台的文化名片。外地游客来东台,除了看美景、吃美食,还得来看一场“相声喜乐会”。它不仅丰富了老百姓的文化生活,还提升了东台的知名度。相信“相声喜乐会”会越来越好,让东台的文化生活越来越精彩!(王文章 扬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