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去年江苏共实施支援协作项目1847个

  守望相助,一江碧水润四方

  在拉萨市,“小组团”援藏模式不断拓展深化,“格桑花开·民生微实事100+”等行动持续惠民;在伊犁州,产业引导、教育提质、人才培养、民族交融、文化润心“五大工程”深入推进;在克州,持续打造“组团式”支援克州人民医院、“苏老师工作站”品牌……2月12日,全省对口支援协作合作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在南京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过去一年,江苏对口支援协作合作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全年实施支援协作项目1847个、完工率95.5%。每一个项目,都是江苏与对口支援地区携手共进的生动注脚,彰显着守望相助的深厚情谊。

  产业“输血”更“造血”,激活发展新动能

  产业,是地区经济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在产业帮扶上,我省各地各部门践行“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的理念,不仅为对口支援地区注入资金、技术等“血液”,更致力于培育其自身的“造血”机能,为当地经济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根基。

  因地制宜,注重当地特色产业发展。省对口支援新疆克州前方指挥部总指挥蒋同进说,在对口援疆工作中,我省助力当地特色产业发展,组织江苏专家起草新疆首部绿色矿业地方性法规,围绕克州锰、铜、金等六大支柱性矿产开展全产业链中长期规划编制研究。

  省对口帮扶陕西省工作队领队梁钟巍介绍,援陕干部持续做好“土特产”文章,助推柞水木耳、安康毛绒玩具等有一定基础的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加快培育商洛中药材、延安苹果等发展潜力较大的特色产业,进一步提升这些地区的“造血”能力。

  产业帮扶突出补短板、 强弱项、蓄后劲。连云港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任栋介绍,2024年连云港市实施援疆项目18个,整合援疆资金将都拉塔口岸原有“一出一进”两通道提质扩能为“三进五出”八通道。

  南京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霍慧萍表示,一年来,南京深入实施援建项目246个,帮助对口地区引进企业42家、新增就业6000多人,持续推进格桑花开产业园、援疆产业园和11个东西部协作共建园区建设,助推商州区电子科技产业、伊宁生物医药等优势产业集群化发展。

  拓展招商渠道,全力为对口支援地区注入发展活力。省对口支援西藏拉萨市前方指挥部副总指挥陆文忠介绍,去年当地招商引资成效明显,建立“揭榜挂帅”机制,举办20余场活动,组织近百名企业家交流互访,落实150个招商引资项目。

  教卫“利民”更“惠民”,提升群众幸福感

  在对口支援协作工作中,江苏各地各部门始终将教育和医疗卫生事业作为重点关注领域,不断加大投入、提升服务水平,努力让对口支援地区的群众享受到更优质的教育和医疗资源。

  陆文忠介绍,一年来,江苏援藏共兴办暖民心、惠民生、补短板实事47件。深化“组团式”教育支援,拉萨江苏实验中学高考一本上线率达71.8%,藏文班理科成绩稳居援藏学校第一方阵,帮助新引进42项医疗卫生项目,推动拉萨市域定点机构跨省异地就医联网结算。

  伊犁州在教育和医疗领域也迈出了坚实的步伐。省对口支援新疆伊犁州前方指挥部总指挥赵庆红介绍,我省助力建设“伊犁州智慧教育云平台”,发挥伊犁州临床医学研究院作用,开展“苏医生在行动”,推进实施“润心明眸”公益行动,惠及6万多名小学生和老年白内障患者。

  “淮安市坚持援疆资金向保障和改善民生倾斜,2024年实施保障和改善基层民生项目13个,涉及资金1.27亿元,占比达80.4%。同时,开展智力援疆,加大人才选派和培养力度,深入拓展‘组团式’援疆模式,每周组织‘淮医医疗队’进社区、到乡村、赴牧场开展义诊,两批次40名援疆教师送教下团场。”淮安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林小明说。

  在对口支援过程中,各地各部门致力于留下一支“带不走的队伍”,通过传帮带的方式,为当地培养优秀人才,提升本土教育和医疗团队的整体实力。

  省对口支援青海海南州前方指挥部总指挥、省对口帮扶青海省工作队领队王凯介绍,援青干部高标准开展“组团式”帮扶,强化教育援青,支持筹(组)建青海理工学院、青海职业技术大学,两所本科院校顺利获批,新设常州、南通异地高中班,强化医疗援青,帮助建成2个国家级、18个省级重点专科,首次向15个重点县选派128名人才开展“小组团”帮扶,组织120批740人次专业人才开展“江苏专家青海行”活动。

  梁钟巍介绍,2024年,江苏有444所学校、179家医院与陕西464所学校、151家医院开展结对共建,27个江苏教育、医疗团队在陕开展“组团式” 帮扶,通过资源共享、技术支持等方式,助力陕西教育医疗水平显著提升。

  文化“搭桥”更“连心”,共筑精神新家园

  2月8日,夜幕下的江苏大剧院,外立面灯光璀璨夺目,由江苏大剧院、伊犁歌舞剧院联合打造的原创歌舞剧《天山问渠》在这里精彩上演。此前,该剧已在新疆伊宁、奎屯、乌鲁木齐成功演出。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是连接各民族情感的桥梁。在对口支援协作合作工作中,江苏各地各部门重视文化交流与融合,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与对口支援地区共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赵庆红介绍,江苏援疆干部助力打造基层文化阵地,持续推进石榴籽书屋建设,同时还推动文艺进剧院、社区、校园、边防、景区,演出近300场次。

  蒋同进说,江苏援疆队伍打造庆祝克州成立70周年大型演出,承办舞剧《掀起你的盖头来——新疆是个好地方》赴江苏展演,组织江苏歌舞剧《记忆深处》赴新疆上演。同时,还积极营造浓厚的现代文明氛围,建成南疆领先的800平方米演播大厅,新建阿图什市足球公园和乡村足球场;举办首届“书香克州”读书季,在克州小学建成南疆首座多功能智慧图书馆。

  “2024年江苏赴青游客超300万人次、占青海省外游客10%以上,江苏和青海的交流交融更加紧密。”在会上,王凯亮出一组数据,我省举办了“江苏奥运健儿青海行”活动,打造“牵手相伴·共同绽放”青少年交流研学品牌,并组织800多名中小学生双向交流。

  任栋介绍,连云港正在助力伊犁加快建设西北地区唯一入选的新一批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打造集版权交易、国际人才交流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共服务平台,组织霍尔果斯的学生来连开展“苏韵伊情·连霍同行”等研学夏令营活动,在卫健、文旅、职教等领域结对共建,两地交往交流交融向更广领域纵深推进。(许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