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穿越了大半个城区之后,上午9点,75岁的陈福年老人终于如约赶到苏州观前街北局,和众多一大早赶来的市民共同见证百年开明大戏院焕新开业的喜庆时刻。
2月15日,在经过全面装修改造之后,开明大戏院——这座苏州百年文化地标终于以全新面貌出现在大众面前,苏州人的“精神会客厅”回来了。
一方舞台,百年光影;一座戏院,半城记忆。对于苏州人来说,位于观前街核心地段的开明大戏院就仿佛是他们的“精神高地”。这座始建于1928年的剧院最初名为“东吴乾坤大戏院”,建筑外观融合了西方罗马建筑风格,内部装饰也十分讲究。剧院早期主要是京剧演出的场所,1930年成为苏州首家有声电影院。1933年,梅兰芳、马连良等一代大师在大戏院进行义演,为苏州筹募公益经费。开明大戏院这个名称也是由梅兰芳提议,几经洗礼,最终保留下来并沿用至今。
装修改造后的开明大戏院焕然一新。大戏院外立面在尊重历史建筑风格的基础上,优化了建筑与周边环境的关系,视觉效果雅致而和谐;戏院内部新增了展览区域,升级了4个剧场:一楼的大剧场以演出季模式为主,主打戏曲名家名剧名团的展演;一楼的魔术微剧场主要以超近景互动魔术表演为主;二楼的沁兰剧场将打造一台环境式驻演戏曲场;三楼的多功能剧场以小型滑稽戏、脱口秀、相声等周期性演出为主,做到常换常新。
“我9岁就来开明看戏了,沪剧、粤剧、滑稽戏……1954年看京剧《荒江女侠》,场场爆满,站都没有地方。”今年80岁的戏迷邵友福说起当年的盛况,难掩激动的心情。他热心捐出关于开明的珍贵资料,包括演出海报、节目单等。“现在的开明更漂亮,更现代化了,剧目也越来越丰富!”走进焕新后的戏院,邵友福竖起大拇指连连称赞。
剧院焕新开业,怎能少了好戏助兴。据了解,演出季期间,北京京剧院京剧《穆桂英挂帅》《法门寺》、上海昆剧团昆剧《白蛇传》、上海宝山沪剧团沪语版话剧《雷雨》等好戏接二连三,将为市民游客奉上戏曲盛宴。此外,开明还将推出“国风国潮”系列,包括年轻人喜欢的王珮瑜京剧清音会,二十四伎乐音乐会《唐宫夜宴》《宋遇东坡》等精彩节目。
新业态,新场景,新体验。 随着开明大戏院的焕新开业,作为苏州首家西餐厅以及当年“爱情圣地”的代名词的开明西餐厅也随之回归,并限量推出1981怀旧套餐,百分百还原当年的味道。而剧院的“好物江南”开明店则致力打造成为一个独具地方特色的“戏曲+”多业态主题空间,融入戏曲元素、文创展销、茶饮联名、非遗手作体验等,并推出开明系列文创。
“今天的开明,不仅是一个戏院,一座舞台,更是这座城市人文故事的讲述者、情感的传递者,她将以更加丰富的艺术形式,续写新的戏曲篇章。”苏文投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陈龙表示,集团将始终以传承与创新为己任,把苏州的传统文化当代化、市场化,致力于为市民提供更高品质的文化体验。(苏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