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1日,记者在位于常州科教城的睿尔曼智能科技(江苏)有限公司看到,技术人员通过手机或平板电脑发出指令,就可以让机器人完成取货、送货的整个过程。将机器人与AI技术相结合,是睿尔曼公司研发的重点方向,目前这项技术已进入测试阶段。
睿尔曼公司是一家专注于超轻量仿人机械臂研发、生产及销售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作为超轻量仿人机械臂的引领者,睿尔曼公司深知具身智能机器人落地的关键在于“用”。去年,企业发布了移动复合机器人开发平台,在AI技术的加持下,大幅提升了机器人的感知、决策、人机交互、执行、自主学习等能力以及适应性,扩大机器人应用场景。
“现在我们通过技术,让机器人听得懂、看得见,还能精确地拿起物品送给客户。这项技术未来可以覆盖到工业生产、日常生活、家庭服务等不同场景。”技术总监吴波介绍说。
目前,睿尔曼公司的产品已广泛应用于新餐饮、商业服务、智能巡检、医疗健康、检验检疫、教育科研、工业生产、航空航天等各领域。今年,公司还计划依托新技术,在全市范围内建立无人超市、无人药店,打造零售新模式,预计一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至3倍。
在常州科教城的另一家企业——常州库曼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最新一款机器人手臂采用了自主研发的软件设备,让不会编程的“门外汉”也能熟练使用机器臂。
降低操作机器人的技术门槛,一直是常州库曼智能装备有限公司的主研方向。2022年起,公司在常州科教城的大力支持下,专注研发免编程机器人操作系统,于去年实现突破。
“这款机器人可以满足绝大部分上下料或者搬运的场景需要,今年将全面实现量产。”库曼智能公司董事长田彩军介绍说,今年在手订单已有近1000万元,超过去年总和。
作为长三角地区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常州机器人产业近年发展迅速。目前,全市机器人产业链集聚企业超过200家,涵盖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核心零部件等多个领域,形成“研发—制造—应用”全链条生态。其中,天合光能的智能工厂采用本地机器人完成电池片分拣;钱璟康复研发的康复机器人已进入医院应用;消防、巡检机器人则应用于城市安全领域……
今年一季度,常州机器人产业更是创新不断。常州布罗德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获“基于视觉的扬声器点胶机器人”专利,提升电子点胶工艺精度;常州市巨人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凭借“具有防撞结构的桁架”专利,增强工业机器人运行安全;常州铭赛机器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贴装输送装置及贴装设备”专利,优化电子元器件贴装流程……
创新成果不断转化为实际生产力,让机器人产业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助力常州从“制造大市”向“智造强市”跃进。(姜小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