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7日,总投资1亿美元的晶丹达智能终端项目在如东经济开发区(高新区)开工建设。该项目由晶丹达(南通)科技有限公司实施,规划建筑面积7万平方米,打造智能终端产业基地,明年下半年投产后,将形成年产显示模组3000万片、智能数码产品150万台及医疗终端设备显示2万台的生产规模,实现年销售收入超10亿元。

  一个优质项目从深圳“飞”到如东经济开发区(高新区),背后是营商环境的强大“磁场”。2023年年初,如东经济开发区(高新区)招商员陆月冰得知深圳晶丹达科技有限公司出口订单爆满,准备去长三角地区投资建厂的信息,立即前去拜访董事长张惠平。张惠平初次到如东经济开发区(高新区)考察,就感受到了如东近悦远来的满满诚意和上下游产业协同配套的基础优势,于是,先投下了3000万美元的智能手机显示模组项目。如东经济开发区(高新区)第一时间从泛半导体产业园腾出8400平方米厂房,陈舒、陆月冰两位服务专员主动靠前服务,帮办代办项目审批事项,去年投产当年实现应税销售2亿元,获评如东县十佳制造业项目。

  一期项目试水一炮打响,张惠平拍板在如东经济开发区(高新区)建立生产基地,才有了“大块头”项目的扎根。

  “我来如东投资兴业,享受到了金牌服务,对这里的营商环境怦然心动,主动当起了兼职招商员。”张惠平说,他引荐的广煜显示总成项目,投资3000万美元,眼下已经进入试产阶段。

  全力推进产业链招商,服务链解难,创新链起飞,去年以来,如东经济开发区(高新区)落户亿元以上电子信息类产业项目22个,总投资75亿元,已有12家投产运行,全面达产后预计新增年应税销售85亿元。

  “只有做优服务,才能引得金凤来。晶丹达智能终端项目的落户,将提升我区在新型显示细分产业赛道上的竞争力,夯实壮大我区电子信息产业能级规模,引领带动电子信息上下游产业链强链补链延链,助推构建更高水平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如东县委常委、如东经济开发区(高新区)党工委书记蔡东说:“我们必须拿出开顶风船、走上坡路的实劲干劲,坚持把项目工地作为阵地、项目现场作为考场、项目进度作为尺度,紧扣项目所需,持续抓牢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保障,积极营造‘投资无忧、放手发展’的舒心环境,助力项目快速由‘施工图’变成新质生产力奔涌的‘实景画’。”

  塔吊林立,墩柱浇筑、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作业交替进行,到处是一派项目踏春提速的景象。在晶丹达智能终端项目工地四周,项目建设热潮涌动。去年8月开工的艾通华5G通讯设备零部件项目是如东经济开发区(高新区)5G/6G通讯滤波器及元器件产业链延链补链项目,总投资5.2亿元,目前5栋3.8万多平方米厂房已经全面封顶,100多名施工人员正在加紧砌墙、铺设雨水管网。“开发区拼项目,我们拼进度,今年春节放假两周,就齐装满员赶到工地,抢抓复工复产,确保项目早日建成投产。”来自安徽六安的建筑工人说。

  标准“顶格”、状态“满格”、服务“升格”,奋力跑好项目建设“第一棒”,从江东合金高端精密铜合金线材项目到久朝半导体环保设备生产项目,目前,如东经济开发区(高新区)11个在建的亿元以上项目拉满弓、发满力。“开局即是决战,起步就要冲刺,务必以实干担当掀起项目建设‘大热潮’,奋力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以一季度‘开门红’引领‘全年红’,拼出‘满堂彩’。”如东经济开发区(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陈五霞表示。

  去年,如东第一个重大外资项目签约落户如东经济开发区(高新区);今年,如东第一个重大外资项目在如东经济开发区(高新区)开工建设。“金凤”接踵而至的秘籍就是一流的营商生态。“重大项目建设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引擎,我们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号改革工程’实施,接续深化‘26℃温馨服务+’提升行动,从项目洽谈开始跟进,从立项报批到建成达产,提供全流程、全周期、全天候保障服务,一棒接着一棒跑,全速‘竞’发,追‘高’逐‘新’,用干部的辛苦指数换取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指数,让产业强链补链延链项目引得进、留得下、快落地、快满产,以项目建设之‘进’,促高质量发展之‘稳’;以营商环境之优,聚高质量发展之势,赋能千亿级产业快速崛起。”如东县委常委、如东经济开发区(高新区)党工委书记蔡东表示。(杨新明 陈思仪 陆晓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