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我省推行用地用林合并审批,效率最高提升3倍以上

  江苏这项改革,让制度更适应发展需要

  挑好经济大梁,重大项目是重要抓手,推进效率非常重要。用地用林审批是项目推进中的重要一环,要保障工程按期推进、项目顺利上马,就需要畅通审批流程,提高办事效率。

  经过前期试点,我省在总结相关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印发《江苏省全面实行用地用林合并审批工作方案(试行)》,规定从今年1月1日起,对省及省以下批准用地用林事项全面实行用地用林合并审批。这标志着我省在全国率先全面实行用地用林合并审批。

  从县道改造里谋新路

  睢宁县205县道是连接该县桃园镇至县城的主要道路。曾经,这条路只有5米宽,且路面破损严重,当地群众对这一服务大家20多年的“老伙计”感情很复杂。睢宁县桃园镇苏河村村民魏鑫告诉记者:“这条路是村里出行的主干道,给大家带来了很多便利。但经过这么多年的使用,道路坑洼不平,很容易出现事故。”

  群众改造意愿强烈,对这条“上岗”多年的老路,当地经过调研后决定改造,接下来要面对的就是审批。“以前,道路属于单独选址项目,报批需要先后办理用林和用地审批手续,用时较长。此外,审地和审林用到的原始数据底图不统一,会出现材料重复提供、人员重复跑腿等问题,拖延项目建设进度。”睢宁县金城街道办事处主任樊赛赛说。

  采访中,不少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以前的用地用林审批流程确实繁杂耗时。对过去存在的此种现象,我省提出改革措施:从2023年12月开始,选取南通市、宿迁市和宜兴市、睢宁县作为试点地区,展开用地用林合并审批改革,推动相关审批审核事项同步办理、联动审批。作为首批试点单位,睢宁县将“205县道改造工程”列入试点项目。睢宁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局长张健坦言,面对这个新名词,大家一开始都不知道怎么开展工作,“两个部门怎么做到‘一并受理、一次告知、同步审批’呢?”

  经过研究,睢宁县改变用林和用地分头审查的“惯例”,将两个事项集中并联受理,避免重复受理材料和多头对接,实现报件受理、现场查验、审批审查等全流程业务融合。2023年12月29日上报,我省开展试点以来的首宗获批项目——睢宁县205县道改造工程仅在1个工作日内就完成了审批,于2024年9月竣工。

  在业务融合中做减法

  常规项目审批存在流程繁琐、耗时长等问题,高铁等需要大面积土地的重大项目也面临这些情况,以前的审批流程难以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新情况。用地用林合并审批改革,是有案例支撑的现实需要。

  省自然资源厅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处处长魏成介绍,“合并审批”在国内并无先例,我省主要从工作环节、报批材料、职能和时效等方面着手改革,逐步探索出一条可行的路径——

  针对县级审地审林部门分别踏勘现场、多次张贴公告和用地单位到不同窗口重复办理业务等问题,江苏对现场踏勘、公示公告、报批材料、窗口受理、审查审批等环节进行全面合并,避免“重复跑腿”;

  我省合并用地用林报件材料,明确建设项目用地红线图、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书、审批(核准、备案)文件等材料可按照用地用林审批需要精简,并明确由建设用地审批系统将使用林地审核材料统一推送至林地审批系统,切实减轻基层负担;

  我省还要求自然资源部门“一个窗口”收件、“一个部门”下发批文,实现“一个口进出”,推进业务融合办理;

  立足现有的建设用地审批系统和林地审批系统,江苏开发数据交互接口,实行并联审查,实现材料共享、意见互传、并联审批、批文转发等功能,并为林地审查人员统一安装联席会审移动办公系统,控制各环节审查时长。

  南通市首个试点项目“沈海高速东侧路工程”的申报时间由原先的5—6个月缩短至2个月,效率提升一倍以上;无锡市首宗试点项目“太湖竺山圩退圩还湖—内堤工程”用时仅半个月即完成审批……试点中,全省共有近40个项目通过用地用林合并审查,现场勘察、公示公告、组卷报批、审查审批等环节效率大幅度提高,项目审批时间较之前平均压缩37%,提速最快达3倍以上。

  对成熟经验将广复制

  用地用林合并审批改革不仅方便了基层,也让制度进一步适应高质量发展。纵览《江苏省全面实行用地用林合并审批工作方案(试行)》,我省对用地用林合并审批的范围和流程等方面作出了明确且具体的规定。

  在范围方面,方案明确对省及省以下“批准农用地转用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审核林地许可事项”全面实行用地用林合并审批,明确了合并审批的事项范围;在流程方面,方案内容涉及“省级批准用地用林”“设区市受省级委托批准用地用林”“省批用地、市批林地”“市批用地、省批林地”四类办理流程,明确先由用地单位向县级自然资源和林业部门提出申请并报送一套材料,并由自然资源部门统一受理材料,随后严格按照审核权限规范开展并联审批,最终统一下发审核意见。

  对此类工作以往存在的“老大难”问题,方案也针对性提出新的举措。比如,对于曾经“原始数据底图不统一”这一顽疾,方案明确,在我省推进全省新一轮林地保护利用规划落地上图和成果启用前,全省各地以全国第三次国土调查成果为基础,结合现行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根据相关文件明确林地管理边界,解决好耕地和林地冲突问题,用一张底图规范管理。此外,方案还明确由用地和用林负责部门联合踏勘土地定界、核查现场情况,同步出具报告和现场查验表,统一认定现状数据,实现查验成果互通。

  方案实施后,沭阳县益同木业有限公司首批获益。“企业需要扩充产能,急需土地新建厂房。今年1月,我们通过用地用林合并审批模式报批该土地,只用了3天就完成了所有流程。”该公司负责人马金林说。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无锡德力佳风电变速箱项目、常州市江苏理想集团研发生产基地项目等重大项目从审批部门收件到取得用地用林批复仅用时3个工作日,审批时长较之前压缩40%。

  随着这项工作逐步走向成熟,相关成果获得了国家推广,我省准备将改革的目标范围进一步扩大。“未来,我们将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继续探索用地、用海、用林、用矿相关审批事项能并则并、能减尽减、能快则快,有力支撑保障全省经济建设。”魏成说。(姚政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