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律师,您来得太及时了!有了您的助力,我们的路政工程承包合同更加稳妥,感激不尽!”近日,淮安市淮阴区南陈集镇政府的工作人员小王对淮阴公职律师团队赞不绝口。

   公益律师团队在刘老庄镇开展活动。 李堃 摄

  在淮阴,活跃着一支“超给力”的律师团队。他们积极投身全市公职律师志愿队活动,化身基层镇街的“法审员”,用专业知识传递法治温度,尽显责任担当。他们身兼数职,个个都是基层法治建设的“多面手”。

  业务精湛的“行家里手”。以往,公职律师常忙于行政诉讼、复议、信息公开等具体法务,对重大决策的法律支持略显不足。为此,淮阴区精准发力,组织专项业务培训,帮公职律师们吃透“法审员”职责,提升法律实务操作与履职能力,让他们能更好应对多样化、多层次、多领域的法律服务需求。

  贴心服务的“联络专员”。区司法局的公职律师们主动与司法所“结对子”,第一时间向当地党委政府亮明“法审员”身份,答疑解惑,担当依法行政的“智囊团”。他们创新“常规+公益”“公职+社会”双轨并行模式,既守好依法行政大门,又为群众排忧解难。

  知识播种的“宣传能手”。公职律师们还走进镇街,为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带来宪法与业务“知识大餐”。培训现场互动热烈,提问答疑不断。“啥情况找法审员”“咋防范法律风险”……大家心里的疑惑一扫而空。不仅如此,他们还贴心准备 1000余份宪法书籍与法治手册,让法治种子在基层生根发芽,获得镇街干群一致好评。

  严格把关的“法审卫士”。线上法治审查,他们时刻在线。面对镇、村改造等重大合同,公职律师化身“鹰眼”,逐字逐句推敲,把好合同签订的“第一关”。除司法所日常审查外,他们主动出击,30余次对接法审,为政府法律顾问团队注入强劲动力,确保行政决策、行为合法合规。

  下一步,淮阴公职律师队伍将继续坚守初心,以人民为中心,为基层法治建设添砖加瓦。(李小堃 李晓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