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零碳”运行的园区、可以“看清”地下管线的“地图”、全城联动的“停车指南”……我市13个项目入选2024年江苏省数字社会重大场景,其中“智慧园区绿色运维管理”“通停通付城市智慧停车”获评10大典型场景,入选数量全省第一。从“孪生数治”到“数智算法”,从“数据共享”到“便民服务”,南通正以数字化改革为引领,勾勒一幅智慧城市的美好蓝图。
孪生数治,探索“零碳园区”
能源项目收益提升20%以上、平均月绿电占比38%、年碳减排约1334吨CO2……沃太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正着力将厂区打造为“近零碳”园区,实现这一目标,需要依赖的正是应用大数据和AI算法模型技术建成的园区数字孪生系统。
所谓数字孪生,可以理解为物理产品的数字化呈现。沃太能源的数字孪生系统,是通过智能网关搭建的能源物联网,使得园区内的储能、充电桩、光储一体机等电源设备,空调、照明、电梯、消防等用能设施,都有对应的数据建模,可整体纳入管理。
“公司一直注重用数字手段提高能源项目收益,降低用能成本,提升设备运维管理水平,实现‘双碳’目标。”企业研发中心综合能源平台开发部负责人杨帆介绍说,“数字生态园区—绿色低碳数智工厂”这一数字场景,通过“云—边—端”一体化架构的运营模式,将节能减排贯穿园区生产的全过程。
入选全省数字社会10大典型场景的智慧园区绿色运维管理,则是江苏达海智能系统股份有限公司基于用户需求开发并实施的。“我们将京东集团总部大楼内的16个机电子系统,集成在一个操作台上,合并机房值机人员,运行人效提升30%;采用智能化监控暖通空调设备管理策略,年节约电费约200万元,实现节能降耗。”公司云联智慧事业部产品总监周树邱说。
据介绍,获评全省数字社会场景优秀开发单位的沃太能源,还迭代创新了园区源网荷储协同优化系统、聚合型虚拟电厂等能源管理数据产品,“他们在园区能源数据预处理等方面提供一系列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市数据局数字社会处负责人王磊表示,希望与相关企业联手,在园区项目中进一步探索能量流、碳排流等管理数据的融合应用模式,为广大企业提供更多“数智化+绿色化”转型解决方案。
数智算法,优化行政效能
地上空间,马路、高架纵横交错,人们已经习惯依靠地图导航,快速准确抵达目的地。城市地下空间铺设的各类管线,远比地面交通复杂,且难以“一眼看穿”。好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开发出全景三维管线信息管理平台,融合多源二三维数据,为地下管网绘制了一幅实景3D“地图”。
目前,仅崇川区林林总总就有31类地下管线,已掌握的管线加起来超过16000公里。过去,由于地下管线“只见局部、不见全貌”,相关部门在审查管线规划设计方案时,总会遇到平面化、竖向把控难、数据标准不统一等难点。
“有了这个实景3D‘地图’,我们和设计单位就能把全貌看清楚,更好地将地下空间规划起来。”市自规局市政与交通规划处处长张莹莹介绍说,平台的智慧审批算法,会对管线埋深、敷设顺序、碰撞距离等情况量化分析,从而为管线设计、审批、竣工、更新、建库提供精准服务。
将更多高价值数据供出来、用起来,才能以数智算法解决各类治理难题。市生态环境局打造的“生态环境智慧监管”数字场景,则致力于以“非现场”的模式对生态环境进行监管,通过接入17个系统、5000余个监测设备监测数据及各类型生态环境相关数据的数据中台,实现全域监测、精准监管,服务项目智能选址。
通过这一平台,我市已先后发现并处置3798条各类环境问题,将可能影响环境质量的3604条问题扼杀在萌芽状态,非现场监管执法方式办案465件,占比达59.14%,“解决了环境执法力量不足、环境污染精准溯源难等突出问题,‘无事不扰、违法必究’的数字化监管‘南通模式’,也已在泰州、扬州等地推广。”市生态环境监控中心主任杭子清说。
另一个“南通范本”出现在数字社会治理领域。电子诉讼的深度应用,让当事人、诉讼代理人可以随时随地通过“诉服e空间”在线联系法官、补充证据材料;“AI法官助手”辅助生成的裁判文书当事人信息部分完成度达100%,事实查明部分完成度达85%以上,简单案件裁判文书制作缩短至20分钟内,大大减轻了法官的办案负担,有效助力司法效能提升。
数据共享,便利市民生活
“出停车场时自动抬杠、直接放行,确实顺畅。”17日,市民王先生在崇川区便民服务中心办完事、开车离开时,亲身体验到“通停通付”的丝滑。
入选全省数字社会10大典型场景的“通停通付城市智慧停车”项目,在市区已成功接入822个停车场,除了“无感支付”,还集成了车位共享、停车诱导等功能,精准解决市区重点商业区停车场车辆进出高峰时缴费缓慢、易拥堵、支付错误等问题,市民打开小程序,就能找到附近的停车场,了解车位情况。
“系统中的停车场,实现了线上的统一管理和信息共享,通过数据流动促进资源整合与互通。”市城管局车管处处长周华说,每一笔停车收费也在监管中,防止停车场收费“跑冒滴漏”和“微腐败”情况的发生。目前,“通停通付”功能已深度融入“智泊南通”平台,下一步将积极向崇川区、南通开发区、海门区及通州区等地1100个停车场推广使用。
由市大数据集团建设的MaaS出行平台,汇集了全市497条公交线路、45个地铁站点、1600余家停车场、70多家汽车客运站等资源,提供统一的出行信息查询、线路规划、票务支付等服务。“我们在平台推出‘一码通行’功能,一个账户充值,可以在多种交通工具刷码使用,还创新推出绿色出行激励机制,通过积分系统鼓励市民选择低碳出行。”据市大数据集团数据管理部部长施琦乐介绍,市民可以通过平台搜索找出最优出行路线,监管部门可以实时查看交通运营数据,城市交通管理及交通参与的效率都得到极大提升。(何家玉 沈雪梅 何书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