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南通市海门区人民法院紧密围绕“公正与效率”的核心主题,积极推动电子诉讼深度应用的“1+3”模式,打造了涵盖立案、审理、阅卷、庭审、裁判、结案、送达、归档、执行、上诉等各个环节的全流程无纸化网上办案体系,以全流程无纸化网上办案为基础,持续深化“电子诉讼应用工程”,积极探索“智慧司法”的新路径。
破茧,从传统模式到数字思维的跨越。近年来,法院面临的困难与挑战日益凸显,审执案件数量持续攀升,为突破困境,自去年9月起,该院立足全流程无纸化网上办案改革成果,深入探索全场景智能辅助系统应用方案,通过场景面向用户分析、场景目标、应用背景、技术实现路径、方案亮点与创新点等多方面分析研究,最终引入全场景智能辅助系统,以数字化、智能化驱动审判流程和司法办案模式变革。
蝶变,“电子化”到“智能化”的跃迁。该院先后设立集中扫描中心、纸质档案管理中间库、智能档案库,依托南通中院集中编目中心和电子送达中心,实现案件材料的集中管理和高效流转。从立案材料的电子化入卷,到过程性材料的便捷化流转,到审理过程的无纸化庭审,再到单套制改革的一键归档,无纸化办案各个流程环环相扣,紧密联系。组织协调推进情况,做好技术保障,操作培训,并不断优化干警使用体验。
绽放,电子赋能提升增效。该院始终坚持人工智能在审判工作中的辅助性定位,保障法官的自主决策权。试点应用以来,已使用该系统办理案件2200件,生成阅卷笔记1893份、法律文书1712份、案情分析报告1632份。通过不断地训练打磨,法官事务性工作负担显著减轻,有效提高办案效率,提升裁判质量。相关工作经验得到省高院领导的高度肯定,去年,该系统荣获第七届“中国法研杯”司法人工智能挑战赛“法律大模型场景创新应用”一等奖。(姚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