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在苏全国重点实验室增至44家——
强化战略科技力量,服务国家重大需求
全国重点实验室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战略科技力量。目前,江苏获批牵头建设的全国重点实验室,由2023年的31家增加到44家。它们发挥引领作用,共筑创新力强大的平台矩阵。
重点实验室是科技创新平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高水平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的重要基地。江苏积极推动在苏全国重点实验室围绕国家重大需求开展有组织科研,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汇聚高层次人才,壮大战略科技人才队伍;发挥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支撑江苏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
44家在苏全国重点实验室目标定位清晰、行业特色突出,为科技创新、产业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动能。徐州工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牵头建设的高端工程机械智能制造全国重点实验室,立足工程机械领域开展自主创新,研发了全球首个4000吨履带式起重机等多个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取得重大技术突破,支撑国家重大工程建设,引领工程机械行业发展。
“我们要在柔性电子‘把柔做强’这一主流技术路径上,不断取得创新突破。” 中国科学院院士、柔性电子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黄维说。该实验室面向新一代信息技术革新的重大需求,开展柔性电子应用基础研究,有关钙钛矿发光二极管的原创性成果去年再次登上国际顶刊Nature(《自然》)。目前,该实验室已与数十家行业头部企业合作,共建联合研发中心与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孵化柔性电子未来产业创新主体。
江苏还在全国首创“省实验室联盟”,组织相关在苏全国重点实验室牵头组建高端装备、通信、长三角种业创新等3个领域的实验室联盟,建立跨学科、大协作和政产学研融通的创新合作机制、科研成果转移转化机制。
据省科技厅介绍,江苏将统筹省级科技计划专项资金,对省内单位牵头的全国重点实验室持续5年每年安排科研支持经费,支持它们承担重大科技任务,发挥战略科技力量作用。(徐冠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