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2025常州—上海经贸交流和创新合作活动周正式拉开帷幕,5个项目签约落户常州高新区。其中,3个产业类项目总投资约70亿元,为这片发展热土注入强劲动能。这场“开门红”不仅标志着长三角产业协同迈出新步伐,更拉开了常州高新区“百场招商活动”春季攻势的序幕。

  高新速度:播散产业新种

  2月20日下午,“开放赋能·聚势创新”跨国企业高管新春座谈会现场,常州高新区招商服务中心正在做着最后的准备。团队成员反复确认流程细节,这场吸引多家世界500强企业参与的高端对话,他们从春节前就开始紧锣密鼓地筹备至今,希望能将这场2025年高新区“百场招商活动”的“首秀”一炮打响。

  

  无独有偶,此次“常州—上海经贸交流和创新合作活动周”期间签约的DMK半导体及新能源高端精密设备制造基地项目信息,就来源于2024年举办的一场招商活动。该项目总投资约30亿元,主要生产刻蚀和薄膜沉积等半导体设备以及风力和光伏设备的模组及整机集成。投资方DMK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是精密制造行业内技术领先的解决方案供应商。项目将紧密结合常州在制造业领域的产业优势,更进一步推动常州半导体和新能源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

  在新能源战场,不乏展现“高新速度”的火热实践。上海屹锂新能源硫化物固态电池项目从2024年12月接洽到落地仅不到60天,期间完成了3轮技术论证、多次政策协商。整个春节期间,招商团队平均只休息了两天,根据节前项目方提出的新需求,不断对接反复确认载体资源,优化方案细节,年初二就提供了3套定制化厂房方案。“对方惊讶于我们的充分准备及不眠不休的劲头,感慨于招商队伍的凝聚力,这正是‘高新事·高兴办’的服务精髓。”

  作为一家“电池新势力”企业,上海屹锂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是上海交通大学科技成果转化企业,也是国内少数采用硫化物电解质及超高镍三元复合正极技术的企业,并拥有极片全干法一体化制备工艺。据悉,该项目将在高新区建设全球领先的硫化物电解质和全固态电池研发生产基地,达产后年产值超300亿元。项目2月签约,目标6月投产,这将是对“高新速度”的又一次考验。

  这样的加速度是高新区招商队伍的常态。工业气体巨头林德绿色集气港项目,将进一步建设其位于长三角区域的零碳工业气体生产和供应基地。项目负责人坦言:“常州高新区专业团队对产业链的深刻理解,特别是提出的‘气体供应+碳管理’综合方案,让我们看到了真正的绿色未来。”据悉,项目建成后可为园区内企业集中供应高纯氮气和氢气,为全区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给予有力支撑。

  全球招商:广植“梧桐林”

  作为常州对外开放的“桥头堡”,常州高新区正以国际化视野链接全球资源。截至目前,全球68个国家和地区的跨国公司在此设立了超2100家外资企业,其中36家世界500强企业在区投资了53个项目。省级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功能性机构数量占全市50%,累计达16家。

  

  2024年,常州高新区招引项目154个,总投资超750亿元。一条条上扬曲线,折射出常州高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强大韧性与旺盛活力。

  在上海活动周期间,常州高新区代表团3天密集拜访20余家企业,推动长三角创新要素流动。林德项目打造覆盖长三角的零碳工业气体网络;而屹锂科技的“上海研发向常州延伸做大”模式,则彰显了区域协同创新的活力;DMK则聚焦半导体、新能源、智能制造三大场景,提供业内最高标准精密部件,提高区产业链上企业制造水平。

  全球招商,常州高新区已锚定新坐标。当前已围绕高新区“四新两智”主导产业梳理出百余项目标企业清单,全年挂图作战。1月,招商小分队远赴瑞士和德国,展开了为期6天的商务拜访活动并结下硕果。2月新加坡高新技术产业推介会,3月瑞士纳沙泰尔州代表团来访,4月意大利企业走进常州高新区,5月走进瑞士产业推介活动……全年拟举办招商活动共115场,其中产业招商活动70场,科技招商活动25场,人才招商活动等20场,覆盖五大洲25国,要让每场活动都成为产业升级的催化剂。

  招商生态:催生“葡萄串效应”

  亮眼成绩单背后,是常州高新区“1+4+N”招商机制的持续深化。这个由区级专班牵头抓总,区商务局、各板块、区属国有企业主攻,区行业主管部门、各类投资主体以及各类机构协同作战的招商格局,正在释放强大效能。

  

  在DMK、屹锂等项目攻坚中,常金控集团以“招投联动”模式参与谈判,既保障项目落地,又培育未来产业增长点;针对林德项目,跨部门组建“碳管理+供应链”专家小组,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

  机制创新更体现在专业化能力上。围绕“四新两智”产业绘制全球招商图谱,聚焦低空经济、合成生物等前沿方向,大力实施产业链招商、资本招商、场景招商,协同推进“三招三引”,力争全年招引优质产业项目100个、服务业项目50个,其中总投资超10亿元或1亿美元重大产业项目15个。

  未来,常州高新区将通过生态化招商思维催生“葡萄串效应”,通过推动更广范围的招商资源流动、信息共享,不断壮大主导产业集群规模,积极打造常州高新区新质生产力IP,让每个项目都成为新质生产力的种子,每颗产业“种子”都长成参天大树。(吴燕翎 王秋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