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常州武进工匠学院叉车工培训现场热闹非凡。学员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全神贯注驾驶叉车,一丝不苟地操练。“我刚来到常州打工,现在物流行业发展起来了,我想着要考一个叉车证,增加就业机会和收入。”学员马刘威说到。这一培训场景,正是近年来武进工匠学院致力技能人才培养的一个缩影。
武进工匠学院坐落于武进区牛塘镇,是在常州市武进区总工会指导下,2023年底利用原村办小学教学楼改建而成。说到办学愿景,武进工匠学院执行院长、江苏鸿儒人才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周树明信心满满:“为了让工匠学院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我们将瞄准武进产业工人赋能成长、建功立业的总体目标,推动市场化运作,跟上时代脚步,以精选课程、精准培训、精细服务,匹配企业和职工技能提升的双向需求,竭诚服务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
武进工匠学院特色培训项目涉及高低压电工、LNG焊接工、高空作业工、装配式施工员、数控技术员等,取证类培训超60种。办学一年来,学院累计开展各类培训216期,12329人次,其中取证类培训占40%以上。通过培训,3120人获技能等级证书,2255人获特种作业上岗证书,整体取证率达90%以上。
学院的健康发展,得益于管理模式创新,更体现在对培训课程体系的精心雕琢。2024年,学院被常州市人社局授予“高技能人才专项公共实训基地”。同时,学院依托武进绿建区,培育“武进绿色建筑装配工匠”这一劳务品牌,并荣获2024年“江苏省劳务品牌”称号。
随着常州新能源产业崛起,焊接专业技能人才十分紧缺。武进工匠学院快速响应,第一时间成立全市首个“劳模工匠焊接专技联盟”,促进武进焊接专业优秀人才跨域、跨行、跨企集聚,推动人才和技术的互惠互通互赢。学院同步投入90余万元资金,购置氩弧焊机、电弧焊机、钢筋对焊机等70台套,打造500余平方的焊接实训区,极大地提升了焊接培训的硬实力;依托劳模工匠专技联盟,实施精准助企行动12人次,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16个,开展焊接技能培训420人,取证率达到98%以上。
技能竞赛是锻造和选拔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武进工匠学院联合工会、人社、工信、市监等部门,先后举办“技行武进”技能竞赛40余场,涵盖新能源、智能制造、绿色建筑、新业态等多个领域,吸引近10000名职工报名参赛,培育高技能人才超500人。其中,武进技能状元1名,武进技术能手5名。(文龙 吴志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