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水利部联合自然资源部发布新一轮全国地下水超采区划定成果,我市表现突出,全域地下水超采区面积从2013年的1528平方公里缩减至0平方公里,成功实现“清零”,完成历史性跨越。
2000年,我市地下水开采量一度达到6744万立方米。自当年实施地下水禁采政策以来,我市深入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多部门紧密协作、共同发力,通过一系列严格管控措施,到2024年全市地下水年开采量已降至44万立方米,极大减轻了地下水开采压力。
伴随地下水开采量控制的显著成效,全市地下水水位回升态势良好。2010年—2020年,我市主要含水层Ⅱ、Ⅲ承压地下水水位平均每年分别上升1.4米和1.0米。目前,区域内Ⅱ承压地下水水位整体稳定上升,不存在下降区域;Ⅲ承压地下水水位同样保持稳定上升趋势,有效改善了地下水资源的储存和循环条件。
成绩的背后,是我市地下水管理体系的不断完善。自2000年起,我市全方位加强地下水管理与保护工作。编制浅层地下水保护利用规划,为合理开发利用浅层地下水提供科学指导;严格落实取水总量和水位“双控”制度,从源头把控地下水开采;加强地下水监测工作,实时掌握地下水动态变化;优化地下水资源配置,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开展地下水超采区治理修复,逐步恢复地下水生态环境,为地下水治理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和技术支撑。
市水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尽管我市全域地下水超采区已消除,但仍面临一些挑战,地下水开发利用需格外谨慎。市水利局将联合相关部门和属地政府,严格遵循《地下水管理条例》和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进一步强化地下水动态监测,定期评估开发利用状况,及时发现潜在问题;深入推进节水行动,通过宣传教育、技术推广等方式,提高全社会水资源利用效率;积极探索建立长效保护机制,确保地下水环境长期稳定,持续巩固治理成果,为全市可持续发展筑牢水资源根基。(黄洁璐 常水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