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上午,从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引进的58头麋鹿顺利抵达天津七里海湿地保护区,分别安置在保护区缓冲区和核心区的暂养围栏里。天津七里海湿地保护区,是我国唯一的古海岸与湿地同处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这里的咸淡水交汇特性,与古代黄河故道环境高度契合,出土的麋鹿角化石进一步佐证了3000年前,这里就是麋鹿的栖息地。为了恢复麋鹿这一珍稀物种,还原古海岸湿地的原生态面貌,2011年,七里海从北京麋鹿苑引进十头麋鹿放养,2024年,首次从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引进一公一母两头麋鹿,截至2024年底,七里海湿地保护区共有麋鹿34头。此次引进的58头麋鹿,包括8头雄鹿,50头母鹿,其中大部分母鹿已经怀孕。

  七里海湿地自然保护区主任田秀静说,七里海五万亩的芦苇荡,就是母鹿天然的产房,而且小鹿一出生,正好赶上各种植被嫩芽冒出来,可以说吃喝不愁。这58头麋鹿的到来,为七里海湿地带来了新的生命火种,到今年麋鹿产仔期结束,七里海麋鹿数量将有望突破百头。

  这场横跨黄海与渤海的麋鹿迁徙行动,不仅丰富了七里海湿地内麋鹿种群的基因库,提高麋鹿群繁育质量,而且对于建立完整的湿地生态系统结构,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盐城市麋鹿研究所所长解生彬介绍说,作为湿地旗舰动物,麋鹿落户天津七里海湿地,不仅是物种的回归,更是对湿地生物多样性的一个重要补充。麋鹿是湿地生态系统的“活体工程师”,它在湿地植被调控、地形重塑、土壤改良、能量枢纽等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

  据了解,自1986年以来,江苏大丰麋鹿保护区在致力于种群复壮的同时,积极探索开展异地保护,累计输出麋鹿数量400多头,分布于全国25个省市(保护区、繁殖基地等)。这个数据仍在不断刷新之中,麋鹿的生命之火仍在不断延续。(王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