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县协调劳动关系人社局、总工会、工商联三方委员会积极发挥职能作用,指导监督全县集体协商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全县百人以上规模企业集体合同签订率95%以上,覆盖职工超5万余人。

  完善组织体系,多方联动汇聚合力。为促进集体协商工作不断深化,该县“三方委”着重加强集体协商组织体系建设,监督各单位建立集体协商工作专班,定期召开部署会、会办会,形成多方联动的强大活力,把推进集体协商作为促进稳岗就业、保障职工权益、维护劳动领域政治安全的重要抓手,明确目标,落实责任,有序推进。去年以来,县“三方委”对集体协商未建制或职工满意率不高的企业开展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及规范企业用工执法检查30余次,交办整改意见58条,促进“规模企业常态协商、行业区域有序协商、示范企业能级协商”。全县选聘专职集体协商指导员13人、兼职指导员258人,对部分不会协商、不愿协商的企业加强指导,培育苏盐阀门、坤歌智能科技、吕巷汽车零部件、华澳橡胶等一批集体协商示范企业,带动全县企业集体协商走深走实。

  夯实推进措施,强化监管促进规范。强化监督检查,确保集体协商规范有序开展。会同主管部门监管。去年以来,县“三方委”组织区域、行业主管部门,联合对38家已签订集体合同的企业、单位集体合同履约情况进行检查、监督,促进集体合同履约到位。落实职代会监督。企业职工方集体协商代表经职代会选举产生,对企业职工方与行政方协商形成的协议草案经职代会通过,对履约情况和集体协商成效,由职代会评议,确保集体协商规范化。委派指导员监督。对集体合同履约过程中产生的争议,集体协商指导员协调双方妥善解决分歧,化解纠纷。去年以来,通过集体协商指导员协调处理集体合同矛盾31起。强化全过程监督。加强要、应约行动指导,去年以来,发出集体协商要、应约提示函26件,印发集体合同签订程序及样本1760份,指导企业、行业(区域)完善合同条款147条。对17家企业拒绝应约、履约不到位等行为,督促限期整改。

  分类精准施策,促进协商贴近实际。注重分类指导。结合企业实际,“一企一议”确定协商议题。对物流、外卖及快递行业选取计件工资涨幅、意外伤害险购买、工龄薪酬配套、休息休假等议题;对餐饮、食品及纺织等企业选择工资待遇、职工食堂、暑期职工子女托管等议题;对汽车零部件及高端智能制造等企业聚焦以技提薪、能级工资等议题,指导开展集体协商。找准需求定位。“职工关心什么,企业能承受什么,我们就着重协商什么”。深入企业开展调研,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状况、职工工资收入、劳动条件、社会保障等情况,广泛征求意见建议,了解企业和职工需求,合理确定集体协商内容。加强跟踪督办。捋清问题找对策,针对企业在集体协商工作中存在的重签订弱履行问题,及时反馈、现场督办,并加强跟踪监督,力促整改落实。同时加强典型培植,组织一线职工评价、聘请专家点评、邀请监管部门测评,促进集体协商提质增效。(刘义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