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由常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主办的“文博常州·青果巷艺术季”将在“江南名士第一巷”启幕。活动以刘半农诗意为引,四大主题展览+三场艺术分享会在青砖黛瓦间织就一场传统与当代、人文与城市共生的艺术盛宴。
1920年,留学英国的刘半农写下新诗《教我如何不想她》,首创“她”字填补汉语第三人称性别指代的空白。这首诗后被赵元任谱曲传唱百年,成为常州城市形象宣传语“常州,教我如何不想她”的文化底色。
青果巷艺术季以“教我如何不想Ta”为命题,既致敬刘半农对语言与文化的革新精神,亦将“Ta”扩展为更包容的指代——常州的历史、人文、艺术与每一位市民的情感联结。
2025文博常州·青果巷艺术季为期3个月,通过四大展览与三场艺术分享会,展开一场传统与当代的深度对话。
今年是艺术家陈逸飞先生去世20周年,艺术季隆重展出陈逸飞生前唯一的一件雕塑作品《东方少女》,这件作品也是第一次亮相常州。这尊雕塑将东方女性的活力与优雅展现得淋漓尽致,旗袍作为点睛之笔,其柔美温婉的特质在少女身上得到了完美诠释。它巧妙地将中国古典美与现代艺术相融合,每一处雕琢都蕴含着东方艺术的独特神韵,雕塑安放在青果巷西入口的青瓦白墙之间,让观者仿若穿越时空,邂逅了那个时代的风华绝代。
周京新的《鱼之乐》以“水墨雕塑”技法重构游鱼意象,墨色浓淡间呼应青果巷的江南文化,与刘半农诗句“水底鱼儿慢慢游”形成跨时空共鸣。周京新老师是中国当代水墨的领军人物,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江苏省国画院院长、江苏省美术馆馆长,他的用笔极富表现力,塑造性极强,生动纯粹又气韵绵长。值得一提的是,《鱼之乐》是周京新老师首次在常州举办的个人画展。
代威的《无奇之奇》则呈现从木心转印画技法到直觉抽象的裂变,画风大胆、率性、自由,通篇流溢着饱满的“感觉”,落墨恣肆中彰显文化觉醒的力量。代威被陈丹青老师称作“木心的孩子”,他因为照顾晚年的木心而接触到绘画,个人经历也颇具传奇。木心的画境,胜在幽深、微妙、苍老,但在代威那里,纸墨水痕被他未经训练的手,左突右进,往返涂刷,反而画出了木心作品没有的力度和强度,效果近乎半抽象,洋溢出更多的青春气息。
王云慢的《过往与序曲》以女性视角串联写实与抽象,展现从学院派到个体叙事的转型,其导师陈世宁评价其作品“延续常州诗画传统,注入当代生命经验”。
同期还有三场艺术分享会深化主题探讨:“艺术的多样性”通过张友宪与王云慢的对谈,剖析油画创作的多元路径;“水墨的尺度”由美国学者大卫·亚当·布鲁贝克与周京新对话全球化语境下的水墨创新;“书写江南的意义”则由学者丛涛与书籍设计师周晨解码文化载体的演变,呼应刘半农“她”字的革新精神。展览与学术活动交织,既激活古巷文脉,亦为市民构建沉浸式美学体验。首场艺术分享会将于3月30日开启。
青果巷艺术季不仅是艺术展览的集合,更是一次“文化基因活化”的实验。市民可漫步古巷,在藏书楼赏画、半园听曲、运河畔品茶,体验“看展+研学+休闲”的一站式文旅场景。春风已至青果巷,邀您共赴一场与“Ta”的千年之约——这里,有刘半农笔下的微云与残霞,亦有常州人对文脉最深情的告白。(常文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