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上午,左心室辅助装置植入手术开展三周年纪念活动在南京市第一医院多功能厅开展。三年来,南京市第一医院已完成近80例左心辅助装置植入。 据介绍,2022年3月12日,该院陈鑫教授团队率先在省内开展左心室辅助装置(人工心脏)植入术,为终末期心衰患者点燃“第二次生命”的火种。
活动现场,聚集了13位“人工心”“心友”,他们分享了接受人工心脏植入手术的过程以及当前的恢复情况:
2022年,患者肖先生因胸口憋闷等问题到医院住院治疗,辗转江苏多家医院,经过检查诊断为“终末期心脏衰竭”。经南京市第一医院专家会诊后,决定为他植入人工心脏。人工心脏术后7个月,肖先生也终于等到合适的心脏供体,完成了心脏移植手术。
患者曾先生曾经是一名体能健将,2019年9月被诊断为爆发性心肌炎,2024年元旦前后,久病不愈且病情日益加重的他选择到南京市第一医院就诊,由于心功能急剧下降,当即入住重症病房,选择人工心脏植入手术来挽救生命。术后半年的时间他就恢复了工作。
陈鑫教授表示,全磁悬浮人工心脏已挽救上千名患者,为无法获得心脏移植的患者提供了生命续航的新选择。作为心脏移植的替代方案,全磁悬浮人工心脏(左心辅助装置)已实现技术突破,核心优势在于无需等待供体,且避免了移植后需长期服用抗排异药物。该技术也为大体重患者、儿童患者和70岁以上高龄患者提供了生存希望。
目前,左心室辅助装置植入手术正向更微型化发展,最小的人工心脏仅为90克。更小的装置不仅更轻便、适用于更多的患者,同时便于医生操作,更有利于这项技术的普及。(曹慧慧)